时间:2015-12-20 14:07:58 所属分类:教育管理 浏览量:
1 中医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 经过长期临证经验的总结,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已逐步形成具有独立性和明显特点的学科,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西
1 中医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中医外科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以人体体表症状为主的外科疾病规律及预防保健的一门临床学科。 经过长期临证经验的总结,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已逐步形成具有独立性和明显特点的学科,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西医学理论的冲击和影响,不注重中医思维的应用,临床以“辨病施治”来治疗中医外科疾病,抛弃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C}J。这一特点尤以外科临床医生明显,见到感染性疾病,就给予清热解毒类中药,不注重中医辨证,导致中医药临床效果不明显,甚至适得其反,加重病情。中医外科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临床学科,诊查处方均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有斯证用斯药,而不是有斯病用斯药。体表感染性疾病同样需要辨证论治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现代中医外科导师受西医学思维的影响,在研究生阶段仍以培养和锻炼外科手术技能为主,往往忽视中医思维的重要性,这种思想指导的学生只重视现代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中医特色不明显,违背中医外科学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2 创新中医外科理论适应现代人们健康需求 中医理论发展相对缓慢已成为外科学发展的瓶颈。 我们一定要秉承传统,在继承、发掘传统精华的同时,立足临床,不断总结中医药治疗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及急危重症的临证经验,梳理学术渊源和发展脉络,凝练学术观点,再上升为学术思想,进而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学术流派,以进一步促进外科学术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以肛肠学科发展为例,中医肛肠疾病最初发展以痔漏疾病为主,随着中医肛肠学科内涵建设的不断发展、外延的不断扩大,疾病谱越来越宽,许多疾病的理论认识停滞,导致临床诊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我们学科团队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临床经验,提出了许多肛肠疾病新的理论,并指导临床治疗。①混合痔内扎外剥保留齿线术:该项手术来源于混合痔传统术式外剥内扎术(Milligarr Morgan手术),是外剥内扎术的改良术式。保留齿线手术重要的创新之处是最大限度保护了肛门的重要解剖结构齿线,齿线是胚胎发育阶段内胚层与外胚层的分界,表明被覆移行上皮,是肛门精细感觉的重要部位,痛觉敏锐,保护齿线可有效减少混合痔术后的疼痛,并可减少术后肛门滋液、粘膜外翻等并发症。基于此项改良术式的临床研究课题已获得吉林省科技厅登记成果C2J0②高位肛痰内口修补,外口切开引流术:高位复杂性肛痰的治疗是目前肛痰治疗的难点,对于高位复杂肛痰的治疗,中医有挂线疗法可缓慢挂断肛管直肠环,术后可避免因完全切断肛周肌肉而导致肛门失禁,但可导致肛门肌肉缺损、肛门溢液、肛门感觉功能异常等肛门功能部分障碍的并发症。为改变这种状态,周建华教授主持开展了高位肛凄内口修补,外口切开引流术,可以避免完全切开肛周肌肉导致肛门功能不全的发生,虽然存在手术失败的可能,但该术式完整保留了肛门括约肌,不失为治疗高位复杂肛癣的一项选择,同时手术中应用开窗留桥法,减少损伤,减少愈合时间。但高位复杂性肛痪被认为是世界性难治性疾病,各种治疗方法仍有复发的可能[3]③经肛门直肠前壁“扳机点”注射治疗直肠脱垂:我们认为直肠脱垂可能是一种先天性疾病。 无论解剖学因素还是腹压增加因素,无论滑动性庙学说还是肠套叠学说,都是直肠脱垂发生的诱因,而不是发生脱垂的原因。直肠脱垂的病因是Douglas陷凹处直肠前壁的解剖异常,直肠前壁的肌层存在凹陷性收缩的区域,这种异常的直肠前壁可能是一种先天性缺陷,可能是直肠前壁纵行肌与环形肌分布比例失衡或存在直肠前壁神经节细胞异常,导致直肠前壁张力下降,处于失迟缓状态,在接受腹腔压力刺激时直肠前壁凹陷性收缩突人直肠腔内,随着病情的加重最终脱出肛外,发生直肠脱垂。直肠前壁的解剖学异常我们正在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的验证。我们的观点认为直肠脱垂与直肠粘膜脱垂并无联系,直肠粘膜脱垂也不会发展成为直肠脱垂。上述观点是基于三度直肠脱垂的开腹悬吊固定手术时的意外发现:在用湿纱布清拭盆腔时,发现所有患者距腹膜返折上大约2cm的直肠前壁均自行向内收缩性凹陷,肌层组织变薄,用大镊子夹住其上方的肠壁,向下推移即可重演直肠脱垂。由此推想,这个“收缩性凹陷”,即是直肠脱垂的“始动因素”和真正的病因,姑且称其为“扳机点”。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再作直肠脱垂的手术时,除了游离、固定直肠外,还将此“凹陷”与Douglas陷窝前壁缝合、固定,经此操作后的患者,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直肠前壁的这种解剖学异常可能是一种先天性缺陷或发育异常,尚需进一步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在上述直肠脱垂病因理论假说的指导下,周建华教授发明了经肛门直肠前壁“扳机点”粘膜下注射治疗直肠脱垂,初步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注射治疗失败可重复操作,不影响后续治疗。 上述相关理论观点我们均有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并得到国内同行的赞同,也为我们学术团队的科研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中医外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医外科学人才应提高现代医学理论及水平中医外科学理论要与现代科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走出一条中医外科学现代化的道路阁。中医学,包括中医外科学要想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与现代科学同步前进,当然也包括与西医学同步发展和进步。纵观中医学近代发展的历史,许多与现代科学、现代西医学密切结合起来,开拓了中医学新的领域的一些领军人物,往往是西医学的高层人物。 如开拓中医肾虚研究的上海医科大学的沈自尹(院士)先生、开拓中医针灸麻醉研究并在针灸治疗吸毒毒瘾方面取得了美国专利的韩济生(院士)先生……等一大批西医学者。而我们中医界自身则较少能出现这样的“顶尖高手”,这足以使我们中医界汗颜。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支持,离不开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理论和临床研究。中医外科学应向我们的祖先一样广收搏蓄,敞开博大的胸怀,追随历史的进步,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阅华发.思考中医外科.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3):4-8. [2]李国峰,张志强,陈亮,等.改良外剥内扎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30例口〕.吉林中医药,2003.23(5);20. [3]李国峰.高位复杂肛痪的外科治疗〔J].中国肛肠润杂志.2011.31(6):7()71. [4]李国峰.直肠脱垂病因认识与治疗口」.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11);69. [5]燕翔.对中医外科学学科现有向题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592-1593.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gl/11470.html
上一篇:规模较大中小学的管理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