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4:13:46 所属分类:教育管理 浏览量:
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乃至个体人生发展中,犹如建设高楼大厦的基石,影响着个体的未来发展。 我国家庭教育中有很多体现中国特色的现象和内容,尽管今天看来家庭教育中那些堪
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乃至个体人生发展中,犹如建设高楼大厦的基石,影响着个体的未来发展。 我国家庭教育中有很多体现中国特色的现象和内容,尽管今天看来家庭教育中那些堪称“中国特色”的现象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却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能力,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反思已经习以为常的平凡生活,让家庭生活发挥其更积极的教育价值。
一、隔代教养
由中国传统家庭生活模式衍生出来的隔代教养绵延不绝,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职业竞争的加剧,年轻父母能够分出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将孩子交给祖父母教养者越来越多。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66.47%,隔代扶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59%和73.45%,也就是说,我国70%以上的家庭都涉及到隔代教养。 “隔代教养”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中很自然、很普遍的现象,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普遍存在着隔代教育的国家。
尽管隔代教养的生活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年轻父母工作与生活矛盾,但无意间也造成了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障碍,为孩子的成长埋下了很多隐患。 出于对孙辈的疼爱,祖父母通常过多地包容孩子的缺点,使其在性格上变得娇气蛮横,对家庭的依赖性强,从长远来看,限制了孩子活动的空间和人际交往的范围。 大量研究表明,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容易产生六类不良习惯:一是自私,做事常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不知道为别人着想;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后不知道尊重别人;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弱,个性孤僻、缺少生活的热情;四是自主精神和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五是不爱惜财物,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六是学习被动,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容易厌学。 更值得关注的是隔代教养会造成孩子成年以后不知道该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不少年轻的父母本身就是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无法妥善处理家庭与工作的矛盾,缺乏担当父母责任的意识,比如不少年轻妈妈为了保持身材拒绝哺乳;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休闲娱乐,把孩子交给孩子的祖父母照料……似乎养育孩子原本就是祖父母的事情,从而使不良的亲子关系在代际传递中不断地复制。 也就是说,隔代教养实际上是以孩子的成长为代价换取了父母的相对自由,隔代教养的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也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中国年轻父母遇到的工作和生活的矛盾在国外也同样存在,但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大不相同。 在欧美等国,不少国家法定的生育假期长达一年,儿童照料中心可以接收6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的婴儿,所以,年轻父母们更多地借助于社会力量来解决工作与生活的矛盾。 父母亲和祖父母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的共识是:孩子需要与父母共同生活,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祖父母们有自己的生活,不是家里的保姆; 祖父母可以给年轻的爸爸妈妈当参谋,但不会过多介入孩子们的生活。 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 外国的儿童在成年以后表现得更有安全感、更独立、富有探索精神,也更有爱心和责任感,这恰恰是中国孩子所缺乏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
二、父教缺失
我国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负责事业 ,挣钱养家 ;女人专注于家庭,教养孩子。 每当学校开家长会或者是开公开课,参会的70%以上都是妈妈,或者是家里的老人,爸爸出席的比例很低,越来越多的父亲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来说爸爸是起床已经走了、快睡觉的时候才回来的那个人;对很多妈妈来说,教育孩子爸爸不用操心是自己贤惠持家的军功章。 这种父亲游离于家庭教育以外的生活格局使孩子从小缺乏与父亲的接触和交流,已成为我国当前儿童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父教缺失的真正原因其实不是爸爸们真的那么“忙”,而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文化将父亲定位于社会成员,把父亲参与子女教育视为家庭地位低下,制度性地排斥、豁免着父亲作为家庭成员对子女所负有的教育职责,近年来,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更是让许多男性固着在职场上,无暇履行其作为父亲的家庭责任。 父教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让很多父亲望而却步,既然妈妈们更有耐心,索性就完全交给妈妈,自己只追求最后的那个结果。 父教缺失不仅使孩子心理问题频出,而且也造成了更多的家庭矛盾,妈妈们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应对日常生活和教育子女的巨大压力,分身无术,一旦孩子出了问题,不仅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反而面临来自丈夫的指责,负面情绪激增,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和稳定,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父亲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绝不是一个能干的妈妈就能全面替代的,孙云晓强调缺乏父爱的孩子在性格上“缺钙”,他甚至把“父教缺失视为我们民族的很大隐患”。
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父亲参与水平越高的儿童通常具有更高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和较少的性别刻板观念;父 亲缺失家庭的儿童比父亲在位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倾向,父亲积极参与到家庭教育之中,将对孩子的学业成就、道德发展、人格塑造和社会适应等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现代家庭教育呼吁“父教归位”,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父亲提供的良好物质条件,也需要爸爸的时间投入和高质量的陪伴。
基于对父亲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在很多国家,工作和家庭生活是分隔开的,爸爸们不会把工作延续到家里,工作以外的时间属于家庭。 在美国,父亲积极履行父职已成为社会主流观念,社会鼓励父亲充分参与孩子的生活,包括父亲是否与孩子一起吃饭、为孩子讲故事、接送孩子上学、参与孩子的班级活动、与孩子一起外出等。
很多欧美国家的爸爸都重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在公园或者是户外的场所,经常见到爸爸和孩子们一起从事户外活动,从事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项目,爸爸们很自然地参与到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也给了妈妈更多的时间和个人空间,夫妻共同应对生活,这也是外国妈妈笑容更灿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亲子交流时间被挤占
家庭教育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实现的,亲子交流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是在观察和模仿父母言行的过程中习得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互动和必要的亲子交流时间对孩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激烈的社会竞争迫使人生的起跑线越来越往下移,“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一个营销口号很快演变成了万千家长的心理共识,无数的孩子为家长的“比较焦虑”买单,随时随地出现的培训宣传反复刺激着家长们的神经,似乎漏掉一个信息孩子的一生就输掉了。 各级各类补习班层出不穷,从出国、考研往下一直可以延伸到0岁,过去从家里的地板、凉席上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现在竟然搬到教室的瑜伽垫上,成了一个需要付费才能完成的亲子课程。 孩子们被马不停蹄送到各种培训班里,钢琴、绘画、舞蹈、奥数、作文、英语等课程侵占了孩子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甚至是睡眠时间。 孩子与家长们有效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家庭教育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正在被削弱。
家成了给孩子提供食宿和交培训费用的机构,我们的孩子以交出童年为代价满足着家长们与日俱增的攀比和焦虑情绪,为家长们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买单,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续,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奠基作用无法实现,从而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培训机构可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了督促孩子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但也加重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滋生逆反和厌学的心理。 尽管世界各国都有从事青少年培训的社会组织,但这些国家的教育理念与我国大不相同,尤其是欧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他们的教育理念不提倡甚至禁止你跟别人相比较,孩子要做的就是自己与自己相比,这样才容易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在培训的内容方面,很少有课业学习内容,孩子在课余时间多进行一些音乐、体能或者是手工艺等方面的培训,也可以免费进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机构或团体从事相关活动,即使是收费,费用也很低,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的目的不是提高学业分数,而是旨在获得未来享受生活的能力。
四、家长心中的“乖”孩子情结
中国文化对“乖”孩子情有独钟,经典的“中国式好孩子”身上必须具备“听话”这个关键词,他们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头上常常顶着“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荣誉,这些孩子的父母总是受到别人的羡慕,似乎他们一定比其他孩子有更灿烂的未来。 事实上,很多从小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常常以牺牲自己独立空间、独立思维为代价,服从父母和老师设立的各种规范,尽管成就了父母的期待,但却使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始终觉着自己的人生不属于自己,缺乏活出一片精彩的动力和热情。 很多心理学研究提醒我们,那些所谓的“好”孩子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一直都很听话、很乖,那么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这样的好孩子很可能在成年后表现出抑郁的情绪甚至是罹患抑郁症,他们会因为没有机会发展“自我”而陷入悲观厌世的情绪障碍里;受父母控制的“乖”孩子通常有明显的社会退缩倾向,这种社会退缩最终会导致情感孤独。 所以,“顺从”与“听话”并不是一个值得追求和赞誉的优秀品质,当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孩子,让孩子服从家长意志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深藏在家长们心中的那个“乖”孩子情结正粗暴地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中国的家长们不应急于把不听话的孩子教育成听话的孩子,更不应该总是为孩子规划和设计未来,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强加到孩子身上。 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和体验,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端正心态,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生命体验,家庭教育不是上课,而是影响;家庭教育也不是管理,而是陪伴,总想让孩子“听话”、“顺从”和“乖”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与中国父母喜欢“乖”孩子不同,西方国家更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鼓励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大胆表达,不惧失败,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给孩子创设探索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机会去体验和模仿, 不插手孩子的事务,而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所谓效率逼迫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
五、无处不在的攀比心理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就是比较或者是攀比的心理,比较让我们获得优越感,同时也让我们深受伤害;比较给我们动力和目标,也让我们失去了友谊和朋友;我们都努力避免和克制自己不去攀比,但我们无法避免自己被比较。 纠结的民族心理,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有分裂的感觉,每个家长都觉着自己在为孩子的人生负责,不管他们今天是面带微笑还是泪流满面,我们都要让他们赢在起点之后继续赢在终点。 为了赢得比较中的相对优势,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的焦虑投射到了不谙世事的孩子身上,虚构了不同版本的故事情节来鞭策孩子不断努力,理由只有一个———“都是为了你好”。 在攀比心理的控制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失去理性,于是有了“虎妈”和“狼爸”,也有了“父母皆祸害”的豆瓣小组;有机场弑母的孩子,也有失手灭子的母亲,当然大多数家长没有如此极端,但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离不开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可以很抽象,也可能具体到某个同学,无论在国内生活还是移民到别的国家,这个“孩子”其实永远站在华人的心里。
追求成功与卓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存在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但很少有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像我们一样让孩子从一出生就背负着家族的理想和期待,把家长们在竞争中的压力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 在很多国家,孩子的分数都是孩子的隐私,家长只能知道自己孩子的分数,老师也不会提供孩子考试的排名,其他孩子的成绩都是保密的。 在中国,学校不仅会告知家长孩子的分数,还会以不同的方式告诉家长孩子在班级和年级的排名,几乎每一个孩子前面都有很多人,都有巨大的努力空间,在孩子们求学的这些年,由攀比引发的紧张焦虑不仅让家长也让孩子们时刻都生活在莫名的惶恐里。
六、性教育缺乏
中国的传统是把与性有关的内容都视为洪水猛兽,希望孩子在纯洁的氛围里长大,然而,事与愿违,在生活中与性有关的东西无处不在。 于是,很多家长在努力屏蔽这些内容,即使是开明的家长,也只是逐渐给孩子渗透一些与生殖有关的性知识,以避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近来,各大媒体爆料的性侵案件激起公众愤怒的同时,也让学校和家长警醒,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致命的盲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势在必行。
遗憾的是当前学龄期孩子的家长对性知识的了解基本上是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获得的,在他们青春期到来的时候,父母教给他们性知识通常是“性都是丑恶、肮脏的、危险的”,很多人对性的了解来自于“毛片”、“手抄本”或者是一点点生理卫生知识,对于如何对孩子讲解这些东西感到无比困惑,也张不开嘴。 事实上,性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容,性知识不仅仅包含男性和女性在解剖生理上的差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各种生理现象,而且还有相关的性礼仪、性心理、性道德、性安全以及与生育、疾病预防有关的知识内容,这些内容既与安全有关,也和孩子们长大以后的婚恋生活质量有关,一个对性充满罪恶感和肮脏感的家长不太可能教会孩子礼貌地对待异性。 所以,就目前看来,首先要接受相关性教育的可能是家长,家庭教。育“既要教孩子眉高眼低 ,也要教孩子眉来眼去”,才能让孩子在成年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处理两性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差异,更好地对待两性关系,给对方带来更多美好的生活体验。
现在,国外对孩子实施性教育的各种理念和方法逐渐影响到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多学校开始开设相关课程教给孩子必要的知识,比如在小学德育课有“护蛋”课程,通过让孩子小心看护“蛋宝宝”,体会家长照料孩子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辛苦;美国允许孩子把电子娃娃带在身边,以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影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情人节时身着正装的小男孩去给小女生送花或者巧克力,教孩子礼貌地表达爱意,把与两性交往有关的内容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 这种镜头告诉我们,不是戴上领结就变成了绅士,风度翩翩的绅士也是从小就开始训练和学习的,就这些教育内容和方法都非常值得中国的家长学习和借鉴。 毕竟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的内容远比分数更重要。
七、家长缺乏学习和反思的意识
尽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家庭教育知识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变化中,但绝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复制父辈们的传统教育方式,绝大多数的年轻父母原本对教育孩子一无所知,孩子的出生一下子让他们变成了全知全能,并有权利评判一切的家长,只凭借本能的关爱或者是出于责任感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需要知识和智慧的工作,需要父母有开放的胸怀,不断地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技术,就现阶段来说,家庭教育与其说是如何教育孩子,还不如说是如何让父母变得更称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认为,没有研究过教育学基本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 ”欧美国家男女青年领结婚证前要培训,取得资格认证后才发给结婚证书;妻子怀孕后,准父母则更要进一步培训,让生孩子、教育孩子成为胸有成竹的事情。 在我国,婚姻的门槛只有年龄的限制,很多准父母怀孕后第一时间考虑不是自己将如何承担父母的责任,而是让谁来照顾自己和未出世的宝宝。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得到各种各样的营养,这些养分的提供者,首先来自于家庭和父母,所有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其根源都是父母的教育理念或者是教育行为出现了问题,矫正这些问题的关键依然是父母。 很多急于求成又望子成龙的父母,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强调孩子的问题,对自身的问题视而不见。 当我们质问孩子为什么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同样问一声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又称职的父母? 也许,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幸运地遇到优秀父母。
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时也与夫妻双方家庭生活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家长们需要对目前家庭教育中的中国特色有所思考,妥善处理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提高实施家庭教育的水平,给孩子一个灿烂的未来,也给自己创造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径宇.隔代之间隔着什么[N].新闻周刊,2004-06-14. [2]李亮亮.欧洲四国家庭友好政策及效应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1):91-95. [3]徐伟.职业女性走出家庭教育困境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4):64-65. [4]孙云晓,李文道.好好做父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李燕,黄淑华,张筱叶,等.父亲参与及其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5):20-25. [6]王向贤.社会政策如何构建父职? ———对瑞典、美国和中国的比较[J].妇女研究论丛,2014,(2):51-56. [7]罗良,吴艺方,韦唯.高质量父母教育卷入的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61. [8]王建.家教和学校教育:走不出的恶性循环[J].基础教育研究,2005,(10):10-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gl/11736.html
上一篇:“三创型”人才培养与实践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