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历史与社会教材灵活使用方法探讨

时间:2015-12-20 14:01:16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应做教材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

摘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应做教材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如何围绕《课程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何更好地创造性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这是《历史与社会》老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试着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反思,谈谈 “活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材的几点体会和策略。
  关键词:活用教材;课程开发;《历史与社会》;创造性
  
  1在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前提下,坚持课程资源利用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历史与社会》 的,课程资源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包括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可否认,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是我们教师教学可以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的一种现成课程资源,是社会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凭借和依据;但《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不是我们教学中的绝对权威,在内容上也存在美中不足;如果教师完全依赖于教材、仅仅局限于《历史与社会》教材,这无异于“教教材”,不仅有悖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还会使我们的课堂没有了生趣和活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深入理解、领会教材内涵、最大限度挖掘教材资源价值的同时,走出教材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开发与利用包括网络、图书、音像、图片、社区、学生、多媒体等一切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可用的资源,树立正确的大课程观。
  
  2灵活地将历史与社会教材与现实素材在教学上整合
  
  (1)把社会热点、焦点与教材整合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这是当今社会赋予历史教育的职责之一。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生活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探索。
  例如:在《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中我就与目前发生的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相联系,分析了起因、表现及解决的对策。
  当把大量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焦点恰当地引进历史课堂后,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沉寂、远古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富有时代感;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正让历史与现实相通,因此使历史学习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窘境,从而变得有实际价值和作用。
  (2)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创设挑战学生思维能力的现实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历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渴望成功的内驱力的作用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上有很多很神秘很具有挑战性的谜团,许多学生都感兴趣,但就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来说,解决起来还较困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一些他们喜欢的,要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的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历史教学,也就是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
  (3)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为背景进行情境性模仿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许多学生怕学历史与社会学不好的原因是:在绝大多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与所学历史内容相应的生活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创设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情境,进行模仿性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得一些真实体验,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或者是产生一些疑惑,从而能够部分地理解历史,达到“顺应”的效果,完成学习任务。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为背景创设的真实的历史教学情境,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熟悉的真实的情境中,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能理解或部分理解比较陌生、艰深的学习内容,使历史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有趣。
  
  3敢于删改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乡土性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倡导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即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乡土性、本地化。而目前我们使用的《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教材是全国通用的统编教材,它无法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一定程度上不具备普适性。如果教师一味“迷信教材”、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就会远离学生实际,对学生难以产生亲近感、兴奋点,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影响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不同地区,针对学生不同的地方资源、文化特色和突出问题,置换、补充本地一些生产、生活、自然、历史的实际例子,使课堂更鲜活、更生动。例如穿插一些本地著名的历史人物、企业、传统风俗习惯等。
  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条件,学生生活经验及发展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补充、删改,选择引用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创造性地进行二次能动加工,将教育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生活
  
  4勇于突破教材的编写体系,帮助学生重组学科知识逻辑新体系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是按照主题构建模式,多以案例、图片等形式呈现,打破了原有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仅提供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教师“迷信教材”,按照教材常规教学,就很难帮助学生建构起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的编写体系有时要敢于突破,不拘泥于书本的框架,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让学生在捕捉知识与知识之间联系点的思维过程中,重构学科知识逻辑的新体系。
  例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在进行第二单元教学时,我就突破了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第三课《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的教材编写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把第二课的第一、二、三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分别与第三课的第一、二、三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选择策略》大胆整合,使“直面的问题”与“应对问题的策略探究”及时统一整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能自行建构起“问题是怎样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怎么办的”逻辑框架,促进学生更整体地认识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5善于对历史与社会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延伸
  
  (1)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对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处理和设计。
  《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第四课“头脑中的变化”一目教材中提及“受民主观念的影响,妇女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奋力挣脱几千年来的陈规陋习,它们像套在人们身上的伽锁,摆脱它们才能争取个人应有的权利”。由于这一变化发生在20世纪初,现在的学生无从知情或一知半解,这时就需要丰富的史实资料帮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变化。而仅靠教材中的两张照片显然太狭隘了,我们还需要更多能说明问题的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补充了丰富的视频资料:《婚放》《女权》,通过八分钟的播放,学生对当时女性地位的改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一部分的改变,教师通过“取”视频,“舍”教材图片的处理,说明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完全可以找到比教材更好的教学素材,教学不必拘泥于教材,应依据课标充分挖掘素材,乃至选择素材。
  (2)根据师生的探索与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材中的结论。
  新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和谐发展。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师生共同的探索和讨论,而新教材的编排在结论上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比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人民当家作主中的第三框题《守望公共家园》主题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及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如下材料和问题:
  小民:“告诉你一个秘密: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镇政府的老李为了弟弟能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正在到处拉票,昨天,老李送给我爸爸一条毛毯,要我爸爸投他弟弟一票”。
  小刚:“有这事,我们去告他”。
  小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我们是未成年人,别多管闲事”。
  素材提出后,学生自学教材,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与素材形成认知冲突:选举时拉票是否合法,未成年人能否管这事,能不能去告他?
  村委会主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你认为选村委会主任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如你爸爸也竞选村委会主任,但你觉得他并不是最理想的人选,你会怎么办?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确如何使用好选举权,丰富了教材中选举权的结论。
  总之,“活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材,既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和考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是教材被动的执行者,而应该是课程的决策者、开发者和创造者。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用高明的智慧、创新的思维,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加工。我们要在充分运用新课程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新课程教材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敢于对教材说“不”,实现创造性地活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材。
  
  参考文献
  [1]韩震.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毕田增.新课程教学设计(历史与社会)[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