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教育异化
时间:2015-12-20 14:04:12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论文,教育异化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本身意义,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在把人异化了的同时也被人所异化。教育异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当然,它的消除
摘要: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论文,教育异化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本身意义,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在把人异化了的同时也被人所异化。教育异化是一个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当然,它的消除也必须从现实的社会条件中去寻找。
关键词:异化;教育;教育异化
教育异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人对教育的异化,使教育成了为人牟利的工具,另一方面则指教育对人的异化,使人成了教育的奴隶。教育日益与人对立,失去了为人之目的,而变成统治人、支配人的手段。
一、教育异化的具体表现
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异化被定义为人与自身的创造物的对立,这种对立的结果是,“人在劳动中消耗的理论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即人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支配和奴役。作为教育异化其具体表现为:
1.从其产生过程看,是教育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相异化
(1)和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达到在世界上自由发展的目的。从其产生来看,最初的目的是把历史所积累的全人类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呈现在每个个体面前,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人类掌握知识的时间,拓宽人类掌握知识的空间,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因素,从而使人们过更美好和幸福的生活。因此教育的目的在其本质上应该是为人的,它的基点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背离了它的初始目的,人们接收教育,学习知识,却并没有从知识中获得自由和幸福,相反却成了知识的奴隶,知识成为控制人的手段而不是人自由发展的手段。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教育的初始目的渐渐地被忽略和淡忘,升学、学位、职位和权力等成了教育的主要目的,拜金主义、科技至上主义等更是把教育目的集结在“钱”、“权力”和“科技”之上,教育目的完全被异化为“为名”、“为利”、“为科技”之类的外在之物。
(2)和教育内容的异化。教育目的是制定教育内容的依据,伴随着教育目的的异化,必然引起教育内容的异化。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因此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目的决定不同的教育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教育水平越高,教育内容对人的控制力越强,教育内容逐渐失去了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培养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功能,而是异化成了统治人、压迫人、甚至摧残人的工具。
2.从教育异化的结果看,是教育与人的教育权利、教育价值及人的生命相异化
(1)对人的教育权利的异化。马克思认为,教育异化主要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异化,教育权利的异化现象在当今时代仍然存在。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异、城市与城市的教育差异、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教育差异等造成的教育权利不平等,使得不少人为了争得优越的教育权拼命把自己的孩子往重点城市、重点学校里塞,在重点中小学里,不大的一间教室就塞了120多人,学生们不要说学习,连最基本的身心健康都无法保证。这时,人们不再是享受教育权利,而是成了教育权利的奴隶。
(2)对人的教育价值的异化。教育价值本是指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但是以世俗幸福为指归的现代教育却致力于人们的种种功利需求,致力于解放人的物质欲望,教育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成为单纯的谋生手段。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种异化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各种各样的知识和能力都被贴上有价标签,教育价值不再是通过对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等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各种证件和各种文凭来表现,如各种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人们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对知识本身的追求,而是为了一纸文凭。教育的这种功利化倾向,使教育成为市场和金钱的奴隶。教育价值已经异化为一种符号资本和权力,在这种“符号资本和权力”的控制之下,人们根本不会有真正的自由解放。人们所追求的符号越多,属于他自己的自由就越少。总之“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去了尊严性。另一个是以为唯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都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因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类尊严的丧失”〔2〕。
(3)对人的生命的异化。目前,在应试教育体制还不完善的环境下,在教育功利化的驱使下,教育逐渐与人的生命相疏离,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实现教育功利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与生命无关的知识。从生命的视野来看教育,任何不能唤醒灵魂和不能导致精神转向的教育,都只能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目前,由于教育对人的生命的拒斥,教育成为鲜活生命的沉重负担,人的生命已经被异化为知识碎片。
二、教育异化产生的原因
1.教育异化产生的物质根源是生产力水平落后
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理论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这一形态的主要特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3〕。由于对物的依赖性,在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过程中,教育者必须不断地付出劳动,去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同时受教育者也必须不断地进行劳动,因为接受教育是全面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能力则是获取财富的重要力量。在这一阶段,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教育是劳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现阶段教育异化实质上是劳动异化在现阶段的延伸和继续。
2.现阶段的生产关系是教育异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决定它的经济运行方式是商品经济。在当今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阶段,商品已经成了主宰人的命运的重要力量,人与人的关系已经变成了实际上的商品关系和利益关系。为了在商品交换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人们必须进行教育活动。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受教育者同样也必须进行教育活动,因为教育可以为自己换来文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文凭和能力都是为自己获取利益的重要手段。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社会,在利益关系的驱使下,人们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愉悦身心,而是把教育看做牟利的工具,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也都因此而染上强烈的功利色彩。
3.社会体制不完善是产生教育异化的外在原因
我国由于社会体制不完善、市场经济不健全,因而权钱交易时有发生,这是引发教育异化的直接外在因素。如教育方面的招生就业体制、用人体制、事业单位人员的评聘体制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等都为教育异化产生提供了外在诱因。“上什么样的小学,就决定以后你上什么样的中学,决定你上什么样的大学,从而决定你的社会地位和职位”。这充分显示了目前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性,体现了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了一个好的政治前程,人们竭尽全能争取好的教育机会,人的教育权利、教育价值甚至人的生命也因此而成为教育异化的牺牲品。
三、逐步消除教育异化的思路与对策探讨
1.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育的异化根源于人自身的物化,因此教育的异化问题仅靠教育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把人从物化的状态下解救出来,这是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根本和前提。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经济学手稿》中说:“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说,只有当社会处于“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阶段时,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才能使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与权利,教育异化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因为在这一阶段,生产力和科技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每个人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机会,人的物化现象将不复存在,人将变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教育异化现象产生的物质根源将随之而消失。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消除教育异化产生的主观因素
教育异化的消除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基础,而且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只有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产生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贡献的思想和信念,才能摆脱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从而逐步消除教育异化产生的思想根源。诚如康德所说:“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一切行动中不管这种行动是对自己的,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做目的看待。”〔4〕
3.进行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消除教育异化产生的外部因素
某些僵化和不合理的体制阻碍和弱化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客观上,在具体技术操作层面强化了教育的异化,因此我们必须变革不合理的社会体制,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空间。
总之,异化现象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它又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导致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在此基础上教育异化也随之产生。由于教育本身担负着消除异化的重责,所以教育异化必将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然而教育异化的消除又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正确分析现阶段教育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为教育异化的逐渐消除提供思路和对策,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2〕〔英〕A1J.汤因比,〔日〕迟天大作.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公司:61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4〕杨适.中西人论及其比较〔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17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