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着眼提高认同意识 增强思想教育有效性

时间:2015-12-20 14:14:30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作者:杜小燕 孙秀峰 郑云鹏 辛疆 【摘 要】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目标追求的统一。在教育者影响、感染下让受教育者认同、信服教育内容,才能真正使教育收到实效。教育者要立足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角色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三个方面来转化受教育者的

作者:杜小燕 孙秀峰 郑云鹏 辛疆

  【摘 要】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目标追求的统一。在教育者影响、感染下让受教育者认同、信服教育内容,才能真正使教育收到实效。教育者要立足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角色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三个方面来转化受教育者的思想。
  【关键词】认同 角色 情感 价值
  
  认同意识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人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对对方的认可、赞同并由此产生内心的默契。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促使教育对象接受教育者的影响,产生认同感、信服感,从而在思想上认识上发生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能依据人的认识过程,遵循认同规律并找到达到认同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则能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一、角色认同:受教育者思想转化的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即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发动者和领导者。从受教育者的眼光来看,教育者应具备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教育者要匹配自己的“角色”。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角色的认同,是开展思想教育的基础。如果受教育者出现不情愿甚至是逆反的情绪,缺乏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在形象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增强被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角色认同度,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政治素质和知识素养,发挥真理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对教育者的政治素质和知识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育者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知识素养,教育者才能敢讲大道理、讲清大道理,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来影响人、改造人。列宁说:“我们不赞同用棍子把人赶上天堂。”这样,在帮助对方辨清真与假、对与错、美与丑、纠正对方的错误思想及模糊认识后,就能使被教育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识事物的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抓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素质,发挥角色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教育对象是以群体和个体形式出现的人,人们的思想问题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因素。邓小平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自身的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群众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信息渠道通畅,使工作具有现实感和针对性;要从群众中不断获得新的教育材料、吸收新鲜语言。运用这些来自群众、富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鲜语言,说理教育就会生动有力,使受教育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要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相结合,深思熟虑,大胆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发挥人格的力量。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者以其身正、廉洁、品端、才高、识广等综合素质所显示的影响力去感染受教育者,从而达到教育引导的效果。古人云,“政者,正也,己不正,焉能正人”,今人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就是这个道理。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凭借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化人、带动人、鼓舞人,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促使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


二、情感认同:受教育者思想转化的动力
  
  思想教育过程是一个涉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辩证的人际过程,因而教育者不仅在认识上要引导被教育者展开积极思维,而且在情感上与被教育者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一是教育者要平等待人。以平等地位、平等态度来对待对方,使教育过程中的信息双向流动,并重视教育对象的信息反馈。二是要细心知人。教育者要深入了解被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和他们的品质、兴趣、爱好和需求,抓住有利时机,创造各种感情融合条件,择机而“做”,争取感化和转化。三是要真心爱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最高境界是“以爱换爱,以心换心,一通百通”。教育者以爱心为出发点则能让教育对象感到被关爱的温暖、被照顾的幸福,自觉增强改造思想的动力。教育者要激励、引导和塑造被教育者,将爱的意识转化为向上的力量,将爱的行动转化为被教育者内在的潜能。另外,关爱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谁,有了成绩同样表扬奖励,有了缺点错误同样热情耐心地批评帮助,有专长同样让其发挥,不能厚此薄彼。
  
  三、价值认同:受教育者思想转化的根本
  
  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都要落实到价值观上。正确的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动力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价值认同,就是要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价值观,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在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美丑观、生死观、友谊观、爱情观、自由观等方面与教育者相一致,产生同频共振,和谐共融。
  价值认同是教育对象思想认识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直接构成人们的行为动机,集中体现着人对需要和利益的看法和追求。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四有”新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但是,人生价值追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追求和价值取向趋于复杂化、多元化。教育者就要着眼对象的需求与利益,做好正向牵引。
  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自动摈弃安贫乐道的人生哲学,能以自发的奋斗精神、积极的工作热情去实现良好的人生愿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积极的主流,消除消极的思想观念,把教育对象的思想统一到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上来;激浊扬清、兴利抑弊,避免受教育者在为自己还是为社会的价值目标上发生双重标准。一旦教育者的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得到认同,双向理解的精神空域就能形成,被教育者的认知水平也就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0卷,58.
  [2]《邓小平文选》第2卷,2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