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14:14:30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作者:杜小燕 孙秀峰 郑云鹏 辛疆 【摘 要】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目标追求的统一。在教育者影响、感染下让受教育者认同、信服教育内容,才能真正使教育收到实效。教育者要立足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角色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三个方面来转化受教育者的
作者:杜小燕 孙秀峰 郑云鹏 辛疆
【摘 要】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目标追求的统一。在教育者影响、感染下让受教育者认同、信服教育内容,才能真正使教育收到实效。教育者要立足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角色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三个方面来转化受教育者的思想。
【关键词】认同 角色 情感 价值
认同意识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人为他人的感情和经验所同化,对对方的认可、赞同并由此产生内心的默契。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就是促使教育对象接受教育者的影响,产生认同感、信服感,从而在思想上认识上发生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能依据人的认识过程,遵循认同规律并找到达到认同意识的方法和途径,则能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一、角色认同:受教育者思想转化的基础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即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发动者和领导者。从受教育者的眼光来看,教育者应具备与其身份、地位相一致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教育者要匹配自己的“角色”。受教育者对教育者角色的认同,是开展思想教育的基础。如果受教育者出现不情愿甚至是逆反的情绪,缺乏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在形象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增强被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角色认同度,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政治素质和知识素养,发挥真理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活动,对教育者的政治素质和知识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育者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知识等方面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教育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知识素养,教育者才能敢讲大道理、讲清大道理,充分发挥真理的力量来影响人、改造人。列宁说:“我们不赞同用棍子把人赶上天堂。”这样,在帮助对方辨清真与假、对与错、美与丑、纠正对方的错误思想及模糊认识后,就能使被教育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认识事物的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抓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素质,发挥角色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教育对象是以群体和个体形式出现的人,人们的思想问题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因素。邓小平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者自身的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群众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信息渠道通畅,使工作具有现实感和针对性;要从群众中不断获得新的教育材料、吸收新鲜语言。运用这些来自群众、富有时代特征和生活气息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鲜语言,说理教育就会生动有力,使受教育者感到亲切,易于接受;要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相结合,深思熟虑,大胆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作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增强自身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发挥人格的力量。所谓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者以其身正、廉洁、品端、才高、识广等综合素质所显示的影响力去感染受教育者,从而达到教育引导的效果。古人云,“政者,正也,己不正,焉能正人”,今人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就是这个道理。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凭借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化人、带动人、鼓舞人,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促使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1770.html
上一篇:教育科研从选题开始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与课改接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