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国旗与红领巾教育:一种诗意的精神生活教育

时间:2015-12-20 14:18:40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得到实现的,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鲜活的例子。国旗与红领巾教育是理性与诗意相联系的生活教育,是促进学生精神充盈的动态生成教育,是激发学生不断走向超越的信念教育,也是一种审美地把握教育生活的活

[摘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活动得到实现的,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鲜活的例子。国旗与红领巾教育是理性与诗意相联系的生活教育,是促进学生精神充盈的动态生成教育,是激发学生不断走向超越的信念教育,也是一种审美地把握教育生活的活动方式,进而引导学生走向高远的诗意境界。
  [关键词] 德育;生活教育;国旗教育;红领巾教育
  
  一位课程研究专家在一次课程改革报告上,以人们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为例,提到一个9岁的小学生在看升旗时,突然问他的爸爸“不是说‘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吗?’为什么国旗还是完整的,没有缺一角?”进而又问“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哪来那么多血呢?” 并以此批判以往的德育内容脱离生活、脱离儿童实际,德育实效性低。听了专家的结论,令人十分震惊。在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认真反思我们的国旗与红领巾教育的本真意义,进而认识德育工作的根本宗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国旗与红领巾教育:一种理性和诗意相联系的生活教育
  
  国旗与红领巾教育作为生活教育在内容和手段上都与一般的世俗生活技能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别。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可以通过日常事物向儿童传授生活常识、日常经验,认识事物的特点和生活的实际;而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则需要通过国旗和红领巾的形象说话,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国旗的诗意的理解,使学生领悟国旗内在的崇高和象征性意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行为冲动。国旗和红领巾的优美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不仅能动人心弦、感人意趣,还可以沟通人的审美体验,强化人对人类命运的共同感受。这个过程培育了儿童博大的胸怀和深刻的洞察力,使儿童在领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的同时,领略到人生的艰辛和辉煌,感悟到个人的渺小和丰富。上亿的小学生脖子上系的红领巾都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这对我们的生活常识而言,无论如何都是无法想象的;它要求教育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领略其中的象征意义和诗意境界。对想象而言,鲜红的红领巾的颜色,其中浸染着烈士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如同烈士挥洒出的殷红的鲜血一样,无比的崇高,值得无比的珍惜。这种在想象基础上达到的对伟大精神的体验,就是教育的引导和启悟了。
  在教育过程中,德育除了要面向生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之外,还承担着对现实生活的批判、矫正与提升的功能,承担着对儿童生活的价值理想与境界的引领功能,负责引导儿童进入生活的理性与诗意相联系的广阔领域。在德育与生活的联系中,通常都渗透着对某种美好理想的直接认同或间接暗示。国旗与红领巾教育是帮助儿童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方式,也正是通过国旗和红领巾这种美的价值阐释,美好的理想才能深入到儿童的心灵,才能成为一种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真正将个体情感的解放和自由意志的追求作为生活的价值,浩然正气才能在儿童的身体内逐步生成。“如果不去实现所指定的可能生活,就等于废弃了自己的某种能力或能量,而一种能力得不到发挥就是自己剥夺了自己的一种自由。”[1]
  
  二、国旗与红领巾教育:促进学生精神充盈的动态生成教育
  
  儿童在教育活动中学习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时,不能止于日常生活常识和表象经验。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领悟丰富多彩、具体可感、复杂生动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可感的、具体的外在形象,显现出对具体事物和形象的超越,指向不可穷尽的内在精神意蕴,追寻具体事物和形象的象征意味。这种象征意味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灵。国旗教育就是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国旗形象,在仔细体察实际生存情景和意蕴的同时,体会国旗和红领巾的象征意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正如桑塔耶纳所说:“在一切表现中,我们都可区别两项:第一项是实际呈现出的事物,一个字,一个形象,或一件富于表现力的东西;第二项是所暗示的事物,更深远的理想、情感,或被唤起的形象、被表现的东西。”[2] 世界在人类眼中,是一个充满象征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事物不再是单调的事物,而赋予了深度的意义;世界不再是单纯的物的世界,而变成了属人的世界。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儿童深入体悟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在儿童的内心深处创造出更加新颖、更具韵味、同时也更富吸引力的境界,从而使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变得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接近意义的存在。我们应该体会得到,对象征语言的理解“可使我们触及到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神话的源泉,它还可以使我们触及到我们自己的人格的更深层次”[3]。
  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事物的象征意味,帮助儿童把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理解事物象征意味的同时,形成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个人自身深层意蕴的把握;并在把握象征意味的过程中,立足于现在的自我,去认识过去的自我和筹划将来的自我。一方面,要引导儿童充分体验象征的超越意义。从感性中个别的、不变的、具体的东西向理性中普遍的、发展的和抽象的东西的方向发展,以有限蕴含无限,实现认识能力的纵向超越;以有形的国旗展示无形的信仰和崇高,以在场的红领巾召唤不在场的情感和诗意,实现内在精神的横向超越。[4] 另一方面,要激发儿童深入理解象征的对话精神。以在场呼唤不在场,实现国旗和红领巾与儿童自我精神的对话,促进儿童个性的充分成长;以一种体验呼唤另一种体验,形成日常经验与科学经验、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自由对话,从而使儿童把握自主的观察、理解、体验和解释生活的方式,实现儿童内在精神的不断充盈和丰富。
  三、国旗与红领巾教育:激发学生不断走向超越的信念教育
  德育走向生活,需要我们的德育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过程中,具备诗意的态度、审美的追求。在国旗和红领巾的教育情境中,诗意地理解并不是简单地强调所谓教育与生活同一,而是启发一种有意蕴的体验,生成一个既包含在特定生活场景中的国旗和红领巾意向,又超越这一生活场景的诗化的意向。诗意地追求不是对现实要求的直接回应,也不是对某种文化信念的简单类比,而是在超功利的情境中创造一种个性化的审美空间。在基础教育中,用国旗和红领巾的形象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进而以诗意的方式去把握和认识世界,是一种必要的也有实效的德育活动。红色代表着热烈、青春、奋斗,从国旗的红色去感知和想象先辈为事业和理想奋斗的伟大和崇高,从红领巾的颜色和形状启发学生将青春的美好与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结合起来。从红领巾里看国旗,从儿童生活看世界,当下的生活蕴含着火红的过去和美好的未来。
  少年儿童佩戴鲜艳的红领巾,站在美丽的蓝天下,看着庄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理解红旗是烈士鲜血染成、红领巾是国旗一角的象征意义,想象革命前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浴血奋战的情境,建立一种崇高的信仰,体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这种类型的教育,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必须的而且是成功的教育。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来形成的信仰和崇高感,不仅积极地影响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而且也为个体的生命成长和生活品位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正因为有这种信仰和崇高感的支撑,一代代有识之士无论社会经历何种动荡,即使生活并不富裕,或者已经沦为贫穷,财富和地位消失了,但信仰没有消失,精神上的崇高感没有消失,内在的精神追求也没有消失,甚至在走向断头台时也不失去优雅的风度。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因为西方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失去其崇高的地位,通过教育浸染出来的信仰和美感总是具有强大的力量,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在教育过程中总是保留着深刻的影响,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在教育活动中总是表现出高尚和雅致。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才不会被遗忘,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才不会失去认同,政府的法律和政策才不会失去人文精神的约束,崇高的理想和奇特的想象才不会受到嘲笑,高雅的精神生活才不会受到打击和批判,野蛮才不会理直气壮地耻笑文明。也正因为如此,并不能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艺术活动才能在学校绵延不绝,并没有立竿见影的职业效应的学术追求才能在学校长盛不衰,人文精神才能起到社会导向的作用,英雄和勇敢者才会受到由衷的佩服和效仿,创造者和社会精英才会得到广泛的尊重,平凡的劳动者也才有不受歧视和值得自豪的地位。
四、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审美地把握教育生活的活动方式
  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真、善、美领域,与之相应,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知、情、意三种把握世界的能力。从整体上说,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是相互关联、综合渗透的。但同时,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也是相对独立、风格各异的。比如,运用审美的方式对鲜艳的国旗和红领巾进行欣赏,就不同于染布的工人运用技术对它进行研究,也不仅仅是德育专家从学生品德成长的角度对道德意义的思考,更不是从日常生活常识的角度进行形状和数量的简单解释。因为印染工人是运用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认识布匹的质地和颜色的配方,其中不含任何主观的因素。而德育专家则着重从政治的角度考虑国旗和红领巾对学生品德成长的作用,世俗的认识则仅仅从简单的常识理解国旗和红领巾的表面质地和形状。但作为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对国旗和红领巾并不主要着眼于自然色彩和质料的研究,也不是主要从利益的角度去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是降低到日常概念和简单数量关系的理解,而是以一种静观、欣赏的态度,着重通过国旗和红领巾的鲜艳色彩、生动形态,诗意地把握其美丽风貌,进一步去体悟其深刻的意蕴和旨趣,从而得到情感和人性的升华。当然,这种体悟必须从一般生活常识入手,但不能停留甚至刻意降低到简单的日常概念之中;这种诗意的观照也包含理性和功利的内容,但他们已渗透和融合于审美的意趣和情感升华的愉悦之中。
  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带有强烈的理想和诗意的色彩。在审美的教育过程中,国旗教育融入了鲜明的情感因素,通过情感的加工、变形,赋予国旗和红领巾一种崇高、浪漫和诗情画意。因此,审美的规律不同于科学的认识,也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常识。在审美的教育过程中,不仅通过象征艺术将红色象征为烈士的鲜血,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而且在升旗仪式上,在佩戴红领巾的时候,会使学生油然而生一种神圣感和美感。学生发问“哪来这么多血?”“红旗怎么未缺一角?”说明学生把握世界的水平还处于低级、世俗的简单类比的水平,恰恰需要教育的引导。如果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是联系了实际,是有问题意识,甚至提高到创新思维的高度进行鼓励,那就是一种幼稚,甚至是无知。如王维在《袁安卧雪图》中所画“雪中芭蕉”,后来有人以芭蕉和雪同时出现不符合实际为理由而将芭蕉改为梅花,就成了一个大笑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袁安卧雪图》时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5] 这就是艺术标准不同于科学标准的内涵,艺术真实也不等于生活真实的意蕴。
  五、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引导学生走向高远的诗意境界
  教育过程是一个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教育过程的目标是分层次进行,逐步达成的。有的是低层次的,有的是高层次的,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活动是引导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常识和经验,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 ,掌握肉体生存需要的基本经验,比如衣食住行等;有的活动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并能自觉地运用于实践的活动,比如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内容;有的活动则是促进学生知识经验的不断生长和改造,“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经验进程的能力”[7],如参加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有的活动则是提升人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活动,如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
  国旗与红领巾教育应该是超脱于物质功利与外界规律基础上的一种精神的自由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少年儿童引向审美和精神领域的追求,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展开,拓宽其人生活动的范围,无限自由地展示无限丰富的人性。这种追求既是一种超越,也是一种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境界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8] 就如仅仅只看到事物的物理属性,红旗就是红色的旗帜,红领巾就是一块三角形的红布,这是自然境界;而将五星红旗仅仅看作国家的标志,仅仅把佩戴红领巾看作是成为少年先锋队的一员,这是功利的境界;能够理解红旗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的深层含义,这是道德境界;能够理解国旗和红领巾的象征意味,能够欣赏国旗和红领巾的审美意蕴,进而领悟生活的艰辛和幸福,生命的优美和崇高,努力去开掘和追求人生的真、善、美,激发起更高的热情、更强的信心和力量,培养出更广泛的悲悯之心、同情之心和博爱之心,这就是天地境界,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和谐相处的诗意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18.
  [2] 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32.
  [3] 埃里希.被遗忘的语言[M].郭乙瑶,宋晓萍,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6.
  [4] 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0-35.
  [5] 沈括.梦溪笔谈(二):卷十七 书画[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7.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
  [7]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7.
  [8] 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50-57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