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时间:2015-12-20 14:37:56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内容摘要 :文章对《室内设计制图》课程的基础性和复合性进行了阐述,尝试在实践教学中整合画法几何、平立面天花图、空间透视、制图规范等诸多知识点,注重透视表现和二维线条的转换关系,采用循序渐进、综合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制图课程整体训练、综合培
内容摘要 :文章对《室内设计制图》课程的基础性和复合性进行了阐述,尝试在实践教学中整合画法几何、平立面天花图、空间透视、制图规范等诸多知识点,注重透视表现和二维线条的转换关系,采用循序渐进、综合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制图课程整体训练、综合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 键 词 :室内设计 制图课程 整体训练 综合培养 教学改革
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典型学科,它实践操作性强,创新意识和艺术品位同样要求很高。在我国其行业市场仅仅是在近十几年来才有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内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关学科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都相对滞后,教师队伍的复合性、多元化和杂糅态势明显。美术院校毕业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偏重于效果表现和形式探索,史论和构造相对薄弱,显得理性严谨不足;工科类院校教师过于规范基础,理论基础相对宽泛,思维表达手绘能力不足;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要求最为接近的是建筑学。但建筑院校的室内方向非常小众化,培养人才极其有限,室内设计实践中也有待提高。所以现任室内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积累市场经验、摸索专业教学规律、完善教学资料、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他的理论著作《建筑十书》——也是目前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学专着中,曾这样指出过关于建筑师的培养问题:
“建筑师应当擅长文笔,熟悉制图,精通几何学,了解历史,勤听哲学,理解音乐,对于
医学也并非茫然无知。擅长文笔是为了能做记录而使记忆更加确实;其次要有制图知识,必须依靠它们绘在图纸上表现出他所希望的建筑外貌和细节的效果;几何学给予建筑学许多帮助。首先,它教导了直尺和圆规的使用方法,在建筑场地上使用这些很容易确定出建筑线、直角、水平线和垂直线,还通过几何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艰难的对称问题。”
建筑师需要如此,室内设计师同样如此。
《室内设计制图》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解决的正是学生徒手加器绘的基本功,培养三维空间想象力,锻炼手脑并用快速表达设计思维的专业技能,其中还夹杂着构图原理中对尺度比例等形式训练恰如其分的把握。毫无疑问,制图课程是基础的,也是杂糅的。对多数学生来说,高职三年室内设计学习期内能否被领进专业之“门”,除了所谓“悟性”大小,主要就看基础阶段教学学生接受能力适应的方式和效果了。
一、室内设计制图课程的基础性和复合性
《室内设计制图》课程在高职类艺术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设置中,通常是排在素描、色彩和三大构成之后,各专题设计之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首次接触专业技能和设计表达方法的环节。
按照逻辑推理,其前期课程可以是“无”(美术基础与设计绘图能力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当然绘画基础和构成训练无疑对三维空间想象力有很大帮助,在艺术院校它也是艺术修养最主要的源泉)。
后期课程是“有”:设计表达方向→手绘效果图表现(在空间透视基础上上色)、模型制作、电脑软件(包括AUTOCAD/3DMAX/ PHOTOSHOP/ LIGHTSCAP)分别处理平面、三维立体、图像和灯光渲染等问题。
设计思维方向→创意概念设计、各专题设计、毕业设计
技术构造方向→材料与构造、施工技术等
可以说没有哪一门课程可以像制图这样,和专业所有其他课程有这么系统全面纵向的必然关联,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内容上看,制图课程也是复合的,不仅有理性的制图规范,遵循着特定的秩序,也有充满创造性的手绘空间透视,带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它包括画法几何(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投影知识(将几何形体分解成平、立、侧面三视图表达)、制图规范(室内设计平面表达方法及图幅图框、字体线型、尺寸标注、索引符号等规范)、尺度概念(精确度、模数、常用尺寸)、空间透视(带有绘画性质的环境速写)等诸多知识点,其最核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联系二维平面线条和三维空间几何形体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设计表达思维、培养相应逻辑的手绘技能,为后续其他设计表现手段和专题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性和复合性不仅是表达方法上的,更是整体专业观念的形成上的。
二、整合知识点,注重透视表现和平面线条的转换关系
设计和施工图纸表达是设计师和所有工种交流最直接的语言,从学习开始接触直至贯穿全部的职业生涯。在学习制图的初期,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对各种训练的认识是含混模糊的,当各种知识点按部就班地接踵而来,学习者的思维不断地在理性严谨和感性想象之间切换,信息的大量介入顿时让大脑膨胀模糊起来。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想清楚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把复杂模糊的东西简单化、清晰化,然后再把它传授给学生。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制图课程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可以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起来的,那就是二维平面线条和三维空间几何形体的转换关系。这种转换关系最直接最平白的就来自于投影关系的训练。如:1.画出图示几何形体的三视图;2.通过任意给出两个视图补绘第三个视图。
第二个环节非常重要但很容易被忽视,许多练习往往只完成到第一个环节就截止了。它要求练习者首先通过两个已给视图想象出立体几何形体,然后再通过立体几何形体草图补绘出第三个视图,训练不能简单地用“长对齐、宽对正、高相等”三原则解决问题,而应重点加强思维转换反复训练复杂几何形体轴侧图绘制,培养三维空间想象力。
投影关系训练完成以后,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一些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做家具三视图的练习。这样的过渡浅显自然、脉络清晰、容易理解,仍然没有脱离几何形体的框架,但开始有了工程标注的意识。
家具三视图的表达与3DMAX软件中的界面是完全一样的,同设计制图的三面投影理论也结合得较好,给人的概念非常清晰。复杂一点的如小角落酒吧台,平立剖和透视同样安排在一张纸上,全面表达了设计者的想法,效果图和施工图也呼之欲出了。那么大一些的空间无非是复杂一点的平面、多几个立面图,再多几张透视,无论多少的效果图、工程图,最后归根结底要表达的也就是这些内容。而对于刚接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整体概念尤其重要。
家具三视图之后,我们再做一些单个房间平立面天花图和透视的几何训练,加入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线型比例、文字尺寸标注、图名图标。(这样从三维几何形体到空间层次六个面的表达也就串联起来了。这个过程可以尽量用手绘练习,线条的曲直不用计较,关键仍然是平立面二维线条和空间速写的对应关系要准确。透视先练习,平立面紧随其后。
单个房间和家具的小构图训练是制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对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建立专业表达方法的逻辑概念不可或缺。当这些小构图训练完成后,就可以大胆快速地描绘整体功能空间的全套方案设计图了。空间设计表达方法的概念建立起来后,再去灌输制图规范,养成良好的制图习惯是相对简单的。相反,如果完成投影练习就先抄描大量平立面再练习透视,效果就没有这么好了。尤其是精力放在诸多制图符号上后很难练习好空间透视,而室内制图相比建筑制图而言,制图规范似乎没有那么严谨重要。
在整个制图教学活动中,从投影练习→家具三视图和透视→单个房间透视和平立面→全套设计方案图的绘制,我们始终抓住二维平面线条和三维空间几何形体的转换关系这条主线,强化培养三维空间想象力,相对弱化制图规范,注意线型、字体、尺寸标注几个要点即可,重点建立整体设计表达概念。
三、建立整体训练、综合培养的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室内设计教学都沿袭了建筑制图的教学方法,从某职业院校的制图教学大纲可以看到,其基本教学进度是:从画法几何→投影理论→建筑制图基础知识→描绘室内设计平立面和天花图→空间透视基础及练习→完成整套设计方案图的抄描和绘制。
采用这种训练方法,我们发现学生可能会在课程的最后才能看到完整的制图表达内容,能想清楚制图和投影之间关系的也少之又少,作图过程尤其是平面线条的线型和空间透视的对应关系很容易出错,教师解释起来非常费劲。而当我们把脉络梳理清楚,调整教学模块,关注物体和空间的整体概念,把二维平面线条绘制与三维速写效果的表达结合在一起,反复训练来回加强,学生学会运用投影规律思考线条的对应关系,一切就变得简单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一小步,学生一大步。我们尝试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从画法几何→投影理论→家具三视图及透视(加入尺寸标注)→单个室内空间的透视和平立面(加入制图规范)→整体功能空间的制图训练(如小型住宅、酒吧、店面空间)。
整个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加深,而不是把二者人为地将透视和制图从时间上大面积地割裂开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效果反馈比较好。
设计构思表达清楚了,剩下的才是电脑技术应用的问题。毕竟,任何电脑软件提供给我们的都是一张白纸和各种操作命令,在上面涂什么内容全在于用者的大脑所能触及的范围。设计——说到底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有一种“无中生有”的味道,思维训练和技能操作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心想事成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心想图成则是设计师活动中的较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并不容易。当我们的教学思路清晰了,学生学会思考了,动手操作能力强了,整体训练、综合培养的模式初见成效了,制图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
[1]维特鲁威着.高履泰译.建筑十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4版.
[2]郑时龄.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版.
[3]刘旭.图解室内设计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