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民满意的教育
时间:2015-12-20 16:45:13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 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四个基本特征:能越来越充分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能统筹兼顾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能充分体现公平和民众参与的精神;能保证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坚持:
[摘要] 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四个基本特征:能越来越充分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能统筹兼顾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能充分体现公平和民众参与的精神;能保证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坚持:以首先满足人民最基本的教育需求的思路,来安排教育发展和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和优先权;用统筹的思路,来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均衡问题;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破解人民群众十分关心而我们长期没有给予解决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全国教育战线提出的明确要求。它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教育布局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期盼。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回避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怎样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精彩论述为教育战线从根本上破解这两个基本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特征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 15这些重要思想为确定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特征提供了核心的标准和取舍原则。
(一)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应当越来越充分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0世纪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现代化和国际化速度的加快,教育已经成为增强国力和实现人的高品质发展的基础动力,这使得近百年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需求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里,我国的这一发展趋势表现的更加明显。例如: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迫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从1999年后进入了令世人瞩目的超高速发展时期;人们越来越多地向基础教育提出了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诉求;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已经开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从世界各国人们教育需求变化的一般规律看,一般都要经历享受教育——享受优质教育——享受优质的个性化教育以及享受阶段性学校教育——享受终身教育的几个阶段。因此,要想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就必须十分关注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这种变化趋势,把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增加个性化教育资源和发展学习化社会、推进终身教育作为推进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二)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是一个能统筹兼顾人民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关系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对人民群众的教育要求给予切实的关注,但这决不意味着满足了学生或学生家长眼前的教育要求,就是办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首先,单个人的要求一般更倾向体现个人对眼前利益的追求,而忽视国家的和长远利益的实现;其次,绝大多数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教育目标和规律的把握是直观甚至肤浅的,简单顺应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要求,不能保证教育按照其规律所约定的路线行进。因此,屈从学生家长对教育的不合理要求,很容易陷入到“要求”——“妥协”——“再要求”——“再妥协”的恶性循环当中,从而使教育越来越偏离健康运行的轨道,最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和根本利益造成巨大损害。
我国基础教育之所以长期受困于追求升学率和学生负担过重的泥潭难以自拔,就是教育系统难以超越学生家长对升学率的强烈要求和压迫。
从世界义务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一例外地确定了强迫性而不是选择性的教育制度,其基本原因在于为国家和儿童、青少年长远利益着想,必须剥夺部分公民对义务教育的选择权。这说明,满足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眼前需求,并不是无底线的,它必须被控制在满足国家整体利益、人民长远利益以及遵循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和范围之内。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个我国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为例,为了迎合家长对升学率追求,许多学校采取了无休止地加重学生负担,人为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的教育策略。这种策略眼前看是提高了学校升学率,但由于偏离了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却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虽然要考虑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升学愿望,但必须坚定地把其锁定在有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遵循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和范围之内。否则,我们就失去现代国家对教育发展和调控的根本责任。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和学校,要承担起对家长教育观和成才观的积极引领责任,要让家长们懂得三个方面的道理:首先,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潜质和个性,让所有孩子都在课业考试中获得优胜是不可能的。其次,考试成绩高的人未必将来就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大,而我们的社会已经开始为各种类型人实现发展和展现才能提供了可能。再次,孩子只有在个人兴趣和最佳发展潜质区内成长,才能真正体验到快乐和个人对社会的最大价值。只有当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发生改变,学生课业负担才可能真正减下来,学生才可能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学生和家长们的眼前意愿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才能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得到真正的统一。
(三)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是一个充分体现公平和民众参与精神的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明确了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容易推导出在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每一个公民都应享有大致相同的教育资源、机会和过程的权利。因此,把办教育的思路从“精英”路线转变为“大众”路线,追求基础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应当是办人民满意教育不可缺失的重要方面。很显然,只有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整个社会的教育满意度才可能从整体上获得提升。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各级政府,都要花大力气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使基础教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满意。
当前,就基础教育而言,东部与西部、农村与城市、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这些发展的不均衡是导致大量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核心根源。例如,边远农村地区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农民工子女就近上学的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改善的问题以及城市学校的收费择校问题,等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1] 17“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1] 37这段话的意义十分深远。从教育的价值和基本功能来看,学校虽然也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但它毕竟不同于社会的一般构成,它与其他社会构成的区别就在于它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的学校不能仅仅复制现存社会,还应具有导引年轻一代创建更加进步和健康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取向的功能。由此可见,如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不仅人民群众不能满意,我们也难以真正实现为创建一个更加民主、平等、和谐、文明的社会夯实社会公平心理基础的基本目标。
“以人为本”的思想还为人民群众参与公立学校的管理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既然公立学校是使用纳税人的钱来兴办和运行的,那么纳税人就享有了参与公立学校的管理的权利。
公众参与学校的管理不能仅仅理解为家长的参与,还应为家长之外的人民群众反映意愿、参与管理、提供资源支持构建出更广泛和更现实的路径。这样做不仅为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和基础,而且在更高的层次和意蕴上体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宗旨。
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看待学校内部的管理和师生关系,我们还要为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管理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师与学生之间先天存在知识、技能、能力、制度权力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巨大差异的存在,使教师很容易在学生中建立起权威地位。如果我们能在这样一个权威很容易建立的领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那么这些学生毕业后,就会倾向于建立一种平等社会人际关系。令人向往的民主、平等的未来社会,或许正是这样一步步地建立起来的。发达国家在推进社会民主进程中也形成了类似的经验:民主的成功决定于人们品质的高尚和理由的正当,如果社会不能保证上述主张的话,社会就应求助于学校,以促进下一代道德能力的形成。”[2]
(四)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保证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多次提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重要思想,并将这一思想具体贯彻到对教育问题的指导上,即“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1] 37
教育事业之所以要保持全面协调的发展,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人民的教育利益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实际是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人们教育利益的集合体。如果教育仅仅倚重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的发展,就难以满足其他方面和阶层教育利益的实现。教育鲜明的公益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全面协调的发展和布局,最大可能地实现和保护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和教育需求,既包括高收入群体,也包括低收入群体;既包括高中学生,也包括学龄前儿童;既包括想让子女实现学术性发展的家长群,也包括想让子女实现职业性发展的家长群。一个仅仅关注某个利益群体的教育是不会令多数人民满意的。例如,近些年,伴随幼儿园改制风潮的兴起,一些地方出现了学前教育萎缩,一些群众的孩子出现了上园难、上园贵的问题,不少群众对此颇有意见。这说明,保持国民教育体系的全面协调性,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至关重要。
其二,国民教育体系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单一发展一个方面的教育不仅会对其他方面教育的发展带来损害,而且会对其本身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例如,从1999年起,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超高速发展。1999年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均低于6.80%,属于典型的英才教育阶段。1999年之后,毛入学率平均每年以超过2%的速度增长,到2002年已经开始进入大众化时代。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1%,在校生达2100万人。但使人们始料未及的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必然拉动普通高中的发展,而普通高中的发展和扩张,势必分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苗,从而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实践也证明,我国高等教育超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高等教育面临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和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巨大招生困难的时期。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教育发展战略,正是对前一阶段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因素的必要纠正。
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地总结了30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1] 8-9 正是“发展”“改革开放”和“创新”这三大法宝创造了中国令世人瞩目的30年进步和辉煌。也正是这三大法宝明确我们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以首先满足人民最基本的教育需求的思路,安排教育发展和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和优先权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这为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教育布局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更大程度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也应清楚地看到,要想切实落实中央的战略方针,有两个问题必须得以切实的解决:第一是教育投入的保障和增长问题;第二是教育投入的配置问题。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教育需求大幅度增长和人力资本理论三大要素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教育投入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共教育开支的世界、地区和国家发展趋势》的报告,发达国家作为一个群体,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从1960年的4%迅速上升为1974年的5.9%;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教育经费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从1960年的2.3%迅速上升为1975年的4%。此后一直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3]这说明,中央一直坚持的“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之上的水平”的论断是有其内在依据的。各级政府都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没有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
对教育投入的配置方向的判断,我们不能仅仅考虑现实社会人才需求这一种因素,而应综合考虑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效益水平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真实需求等多种因素。考虑到小学、初中和学前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享有性,它们应该首先获得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重点配置的优先权。这不仅是教育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所必须的。
(二)用统筹的思路,来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均衡问题
我国东部与西部、农村与城市、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固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低重心的投资和管理体制无疑是更核心的原因。从历史上看,我国曾有过村办小学、乡办初中、县办高中的阶段。那时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更为突出。进入新世纪后,基础教育的投入和管理体制的重心虽然有所提升(改为以县为主),但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并从中派生出许多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逐步提高基础教育的统筹重心,从以县为主,尽快过渡到以市为主或以省为主,中央政府也要进一步逐年加大对全国基础教育的统筹力度。国民教育体系中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教育的规模控制和协调发展问题,最终也只能通过较高层次的统筹和协调安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中央财政已经投入数百亿资金支持中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高层次统筹协调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三)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破解人民群众十分关心而我们却长期没有给予解决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
要想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不能回避人民群众十分关心而我们却长期没有给予解决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要么是用常规的方法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么是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笔者认为,既然常规的方法不能解决,既然前人未曾遇到,那么我们只能用改革和创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样的全国性的重大改革,在推进中不可能不遇到各式各样的新老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我们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大胆创新来解决。退回老路和停滞不前都是没有出路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篇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倡导的改革创新精神,把197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称之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称之为“改革创新的事业”。事实上,近30年来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得以解决的。解决教育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也必须坚持这一思路,并拿出十倍的决心和勇气。以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人民群众长期不满意的问题为例。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渐到位,一些来自于社会的促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基础性力量已经开始减弱,而促成学生课业负担减轻的基础性力量开始生成。例如: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建设“以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1] 20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这势必引导企业增加中等收入的就业岗位,从而降低人们不得不通过学业竞争来搏取少数高收入岗位的预期;民营企业重视人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现实职业能力的用人观,已经越来越多地传导给了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这为没有学术性发展优势的年轻人在更广泛的就业领域谋取岗位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保障广大就业者(包括农民工)基本收入和各项社会保险权利的《劳动合同法》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将使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未来不升入高等学校而进入较好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工作岗位,有了更好的预期。在社会基本面向好的前提下,教育部门应拿出更大的改革勇气和智慧来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加快“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1] 38;建立以限定学习时间为主要特征的有限学习竞争机制;创建新的教师培养、选拔和评价制度,持续不断的提高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 参考文献 ]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哈什 理查德.道德教育模式[M].傅维利,等译.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2.
[3] 傅维利.对教育投入的“度”的思考[J].教育研究,1989(11):3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