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阅读教学的“厚”与“薄”

时间:2019-08-16 10:20:21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 要】 阅读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要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首先是量的积累,从薄入手,逐步增厚;其次是量的质变,归纳总结,化厚 为薄,得到理性升华;最后是质的飞跃,举一反三,靠薄涉厚。如此逐步深入,使教师阅读教学水平不断上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

  【摘 要】 阅读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要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首先是量的积累,从“薄”入手,逐步增“厚”;其次是量的质变,归纳总结,化“厚” 为“薄”,得到理性升华;最后是质的飞跃,举一反三,靠“薄”涉“厚”。如此逐步深入,使教师阅读教学水平不断上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不断提高。

  【关键词】 阅读规律 读薄 读厚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薄”到“厚”,再由 “厚”到“薄”,最后再由“薄”到“厚”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指导也应循序渐进。

  1. 从“薄”入手,逐步增“厚”

  首先阅读过程要循序渐进,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当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时,别指望“一口吃成大胖子”、一蹴而就,应从“薄”入手,逐步增“厚”。

  (1) 学生初涉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小学低年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里挑选出几本进行精讲,逐步深入。我国古代有专门供小孩子阅读的蒙学教材,如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家诗》 等,这些蒙学教材符合初步识字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小学生阅读起来有新鲜感;同时这些教材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选择的内容大都通俗易懂,特别是 《三字经》 《百家姓》 采用韵语形式,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教师大可以凭借一些入门的阅读教材来指导学生的初步阅读。

  (2) 带着兴趣,广泛阅读。语文课本上只是些例子,教师对课本内容的细致讲解,是针对全体学生而言的。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本来阅读,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适当指导,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这也是新的学生观,即“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例如男女生的兴趣取向有所不同,就小学中高年级男生而言,他们更喜欢历史类、战争类书籍,如《三国演义》 《水浒传》,而女生则对情感细腻的文学类书籍较为感兴趣,如 《窗边的小豆豆》 《海的女儿》。

  (3) 在教师指导下“精读”或“略读”。“精读” 需要教师的指导,例如教师教学一篇“精读”课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对于里面的细节描写可以请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这种“精读”方法,进而独立地“通读”全文。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所以,教师在教会学生精读后,学生自己能去略读,才是达到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这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读物。

  2. 归纳总结,化“厚”为“薄”

  朱熹指出“熟读精思”,即在熟读的基础上,一定要精心思考、归纳总结、提问探究、解决问题。阅读教学的第二阶段就是归纳总结,化“厚”为“薄”。

  (1) 继续阅读,归纳总结。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其普遍的形式和内容。如辛弃疾的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与王维的诗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虽然表达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是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而又正因内容平淡体现出形式的奥妙。再如茅盾的 《白杨礼赞》 和宗璞的 《紫藤萝瀑布》,虽然展示的“物”与“志”各不相同,但是都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这就是每篇文章的共性与个性。所以,在学完一篇文章,继续下一篇阅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说清楚具体运用的区别。

  (2) 掌握规律,理性升华。在掌握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这一规律后,学生就可以对一类文体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学会涉猎。每种文体的文本都有着特定的形式和内容,如说明文,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写作顺序。而散文虽形式多变,但其“形散而神不散”,内容紧扣文章的中心。例如了解了写景散文“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再次遇到写景类文章就不会单单只被表面优美的文字所吸引,还会联想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探究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真正与作者“对话”。

  3. 举一反三,靠“薄”涉“厚”

  阅读的第三阶段就是学生依靠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去广泛阅读其他相同或相似的文本,这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靠“薄”涉“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1) 理论指导,再度广泛阅读。到了阅读的第三阶段,学生已稍具语感,阅读各类文体也得心应手,具有特定的阅读兴趣,写作文风也渐渐向自己感兴趣的作家靠拢。为了提升文笔,学生会不断进行阅读。这时,教师需要在理论上对学生加以点拨指导,指导学生内化吸收。例如在学完曹禺的 《雷雨》、关汉卿的《窦娥冤》 等剧本后,学生都掌握了戏剧冲突这一概念。这时再阅读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就能更容易感受到其中人物语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教师在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给予适当的理论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最终逐步增“厚”。

  (2) 指向有目的的课外阅读,使自己越来越 “厚”。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进行课外阅读,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书本内容的阅读。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读懂书本的“例子”,掌握文章的“形式”和“内容”,授人以渔。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课内外学习资源相结合,“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外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课上“纸上谈兵”,课后“身体力行”,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才能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广泛的课外阅读必不可少。

  (3) 指向社会阅读,使自己“厚”上加“厚”。语文学习是学生的奠基学习,只有打好语文基础,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茁壮成长。而语文能力也是学生走入社会的必备能力,为使学生适应社会,既可指导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类文本,又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一些“处世哲学”如龙应台的 《亲爱的安德烈》、科普科幻类如刘慈欣的 《三体》 等。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领略了不一样的天地,从而实现全方位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阅读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但是阅读也要讲究方法,认识其存在的规律:靠“薄”涉“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进而为终身的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相关推荐:现代阅读·教育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4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