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论情感因素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4-28 09:46:40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摘要:新文科背景下的口语教学应该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为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注重内涵和关注细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绪对学生认知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专家关注的课题,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创造性思维、记忆力和专注度都有很

  摘要:新文科背景下的口语教学应该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为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注重内涵和关注细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绪对学生认知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专家关注的课题,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创造性思维、记忆力和专注度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学生的情感因素是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度不可忽视的变量,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口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心理因素对口语教学的影响,合理运用创境策略,营造互动的“情” “境”课堂,对于提高口语教学效果,推动口语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口语教学;情感因素;作用;策略

论情感因素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前言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面临一场重大变革,主动求变,创新发展是当前的主旋律。新文科视角下的外语学科建设强调创新发展,而大学外语课程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大部分学生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其改革与创新关系到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关乎外语学科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1]新文科理念下,外语学科更注重内涵式发展,在人才培养中注重满足社会需求,新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拓宽了教与学的活动渠道,将“求知、育人和社会服务”纳人教学过程环节。[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不断加强。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大学外语的人才培养应该跟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培养现代复合型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使专业人才在专业强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对外学术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英语口语能力成为必备的素质之一,同时也是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学水平逐步提升,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众多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为学生开设了视听说课程。为找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们也是煞费苦心,然而实效却经常不尽人意,很多学生的口语依旧“锈”于口中,难以表达。综观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大多是围绕英语教学策略,针对口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则比较匮乏;针对狭义教学策略的研究居多,针对广义教学策略(从教师行为和师生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的甚少。[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绝非易事,为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拓展教学思路,课上采用互动和创境等教学策略,课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切实推进大学口语课的立体教学和创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卡塞尔(R.N.Cassel)于1957年出版了《教学心理学》(77ie PiyctoZogy o//nifrMrtion)。随着心理学对情感领域研究的推进,以及出于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学中的情感现象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并于上世纪末逐步形成一个以教学中的情感现象为研究对象的领域——情感教学心理学。[4]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除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外,情感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影响学生是否能将内化的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的能量或起作用的能量,从而达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除了选取合适的教材和教法外,充分调节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

  二、口语教学中的情感现象和作用

  (一)相关研究成果

  情绪对学生认知的影响,也就是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专家关注的课题。研究表明,学生在愉快情绪状态下的创造性总体发挥水平显著高于难过情绪状态,且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一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方面。[5]之后又有系列的关于情绪对学生其他认知活动影响的研究,如:不同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记忆也有很大的影响,[6]在负性情绪下人际情绪调节与个体情绪调节对前瞻记忆的影响,[7]焦虑对学生外语口语的影响[8]等。以上研究成果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同时重视情感教学在口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教师授课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和发挥,学生情绪愉悦,此时口语较差的学生容易战胜自卑心理,勇于开口实践,随着练习的增加,循序渐进,老师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走入自行激励和刻意练习的良性循环,此时积极的情感因素就达到了增强学生学习行为效能的目的。反之,情感具有组织认知操作活动的效能,也具有瓦解的功能,消极情感因素会使学生注意力下降、反应速度降低,同样难度的知识点,学生如果不在状态,对教学内容接受度会变差,继而降低学习能效。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拥有良好的学习情绪,保持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了解心理层面的情绪发生机制,这样会更好地指导教学设计和环节。情绪的发生并非没有规律可言,客观事物与个体预期的关系就是决定情绪发生的重要因素,并对情绪强度有着重要影响;在客观事物超出个体预期很多的情况下,情绪的波动就变大,反之就波动较小,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就是这个道理。根据上述原理,教师在选择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师生间建立良性情感关系的基础。首先,口语教材的选用要争取做到“重知重情”,教学要求应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不宜过繁难或过简。其次,教材和教学的要求要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既有知识性又有文化内涵,只有学生喜欢所选教材,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乐学。在顺畅的“教”与“学”的关系中,“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研究生的口语教材应该知识和情感因素并举。此外,注重师生情感的协调,从教师的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融洽师生关系,愉悦的课堂师生情感交流能增进学习效能,教师的微笑等非语言信号通过表情的外现有效地传递了积极和鼓励,感染了学生,从而调控学生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从喜爱口语课堂发展到喜欢口语。

  三、口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

  为了达到理想的口语教学效果,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习主体(学生)的感受,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前预测口语教学困难,给学生布置任务,明确课上的口语教学目标。内容应适合学生水平,设计要合理。课上首选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章节作为导人,比如《新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第二章Schools andUniversities。熟悉又有切身体验的话题语料丰富,可以使学生心情放松,思维活跃。相反,不熟悉的话题会让本就受口语表达能力限制的学生在内容方面遭遇更多困难,结果必然是雪上加霜,导致学生更加紧张,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课上教师为学生设计互动的口语任务,应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立体生动的口语教学环境,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口语互动小组。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互动的组织者,随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及时给予反馈。在开展课堂口语练习时,建议以互动式小组讨论来替代对个别学生的提问,这种教学设计的好处在于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练习中来,每组学生在讨论时可以分工合作、集思广益,由专人记录小组成员的观点并整理出摘要,之后由小组某个成员代表全组做presentation,在每次的课堂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角色互换,从而保证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在课堂上代表全组做presentation。这种方法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同时,避免提问个别学生时,因其口语水平和信心不足的原因,只能说出几个不连贯的简单句,在课堂上陷入尴尬的局面,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都受到打击,学生从害怕被提问发展为对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抵触。使用上述小组讨论方法,学生从收集、记录、整理到做presentation,循序渐进,经历了开拓思路、整理思路,继而准确表达的过程。学生有效而准确的表达对使其自信得到提升,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学生之间以及师生间的人际情感在教学中彼此交融。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学生对教学内容从接受、回应、到感兴趣甚至喜爱,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效率得到提升,从而完成外部教学内容的内化过程。教师通过类似的课程设计来把控学生的学习心向,从形式上配合教学策略,完成对学生引导一陶冶一激励一调控的四个环节。

  (二)教学中的“情”与“境”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以语言和非语言(表情和手势等其他肢体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达知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情绪饱满、语言生动,会使教学富于感染力,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知识接受效度;反之,教师授课时声音单调、没精打采、面无表情,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忽略教学内容。此外,口语教师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注重情景的设定。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指导下,在认知方面教授语言结构要素和功能的同时,利用并创造各种情景,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自然或半自然的言语习得环境之中,使他们在自然或人为的情景中接触并输人大量的语言材料,并用类似的话语模式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客体主体的认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并在表达中跟他人或其他学生建立一种认知或情感上的联络。[9]。例如,在《新英语视听说教程》Careers and Professions —章中关于job interview和job hunting部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由学生饰演不同的角色,用role paly的形式展开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就文中某一角色展模拟拓展训练,学生可以任意发挥,在相同情境下,做出不同版本的演绎。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各种生动、具体情境的设定者。具体的情境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原本刻板的书本知识走入学生鲜活的生活,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为快捷、透彻。在这种情境教学中,学生首先可以通过朗读原文对所学知识有所“感知”,接着通过角色扮演对知识有所“消化”,到了表演模拟拓展阶段进入了 “加深理解”的层次。这种由浅入深、润物细无声的设计使得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逐步加深,容易达到预期效果。

  (三)宽以待“误”

  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都是在国内英语学习课堂上习得,学习者没有真正的英语国家语言环境的实际体验,主要靠间接的知识传授学习英语,这使得学生很难摆脱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式,口语中常常出现偏误。“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有现象,是正常的现象,伴随习得过程的始终。学习者正是通过—不断地克服偏误学会语言的”。[1°] 口语学习中,学生经常在用词、语法、语音和语调等方面出现问题。对偏误教师和学生应该有更本质而全面的认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偏误对学生口语的提高十分重要。在学生口语的偏误中,我们首先要看到它的积极特质,把它看作尝试的过程和进步的必经之路,“practicemakes perfect”。课堂上老师应该将上述理念传达给学生,多给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放松大胆,勇敢实践。对于学生的语言偏误,教师不能过分批评自然也不能一笔带过,纠正偏误方法要得当,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要因纠错而给他们造成紧张心理,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常见偏误做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从根源上剖析问题所在。此外,教师应正确示范并强调模仿的重要作用,建议学生背诵经典段落和篇章,帮助学生找到语感。

  四、结语

  综上,情感因素在口语教学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教学中应大力倡导愉悦的学习体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又兼顾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学生才能乐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论情感因素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来源:《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1)》,作者:辛衍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5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