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探究

时间:2021-10-09 10:05:53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纵观中国各阶段的教育工作,小学阶段是开发小学生智力、拓展小学生思维、促进小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伴随我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儿童文学作品是激发小学生

  纵观中国各阶段的教育工作,小学阶段是开发小学生智力、拓展小学生思维、促进小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伴随我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儿童文学作品是激发小学生想象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并且儿童文学的应用满足新课改及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提出的需求,也符合小学生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有助于推动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探究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核心内容是教材中的内容,在此内容中占比较高的部分是儿童文学,且儿童文学也越来越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教育资源。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看,与传统的教材内容不同,儿童文学占比有所上升,约占其内容的65%。不难看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教育作用。另外,儿童文学的可读性强,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品内容都十分生动有趣且妙趣横生,能使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其课堂参与积极性,并潜移默化地塑造小学生的审美观念。

  (二)儿童文学是提高小学生审美的有效辅助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儿童文学不仅具备基础的教育功能,还具备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功能,能树立小学生正确且独特的审美意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1],因为儿童文学的占比较小,所以在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较为薄弱。但是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儿童文学,为单调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审美功能,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更具艺术特征的教学形式来进行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使其能从理性层面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感性认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儿童文学与其他教学内容不同,极具多元化的美学特点,借助有趣的插曲和幽默的语言文字,促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观念,进而有效培养其审美意识。

  (三)儿童文学是有效课外延伸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还是其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是拓展小学生思维、陶冶小学生情操和开阔小学生视野的重要方式。另外,作为课外阅读内容,需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紧密配合,加强家长对小学生课外辅助教学的重视,增加亲子互动时间,利用课余时间陪同小学生一起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赏析,全方位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但是现阶段,小学生大多数课余时间都被五花八门的课外辅导班占据,这样的学习模式给小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提升小学生文化知识与文化修养。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课余时间让小学生多进行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使其在阅读中放松身心并学习文化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

  (一)儿童文学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中,包含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选定都经过了严格把控、分类,内容极具代表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也能更好地培养其阅读习惯,激发其自主学习兴趣,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儿童文学作品趣味性结构较为简单,且教学目的明确,十分适合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中进行赏析,不仅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把控教育节奏,还能不断完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强化其语文核心素养,是展现基础教育启蒙意义的最佳教学方式。例如,在《司马光》这篇儿童文学作品中,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设立一个问题情境:“司马光是谁呢?”让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司马光这个故事主角和故事背景进行了解,再向小学生进行介绍:“想必同学们都已经对司马光这个人物具备了初步了解,今天我就在向大家讲述一个有关司马光的有趣故事……”。接着借助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文章配图直观地展示给小学生,配以生动的故事讲解声调,适时向小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其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儿童文学对小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核心是使小学生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修为和涵养。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自身修为及修养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读书能够造就人类完美的人格,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运用儿童文学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人格的发展,这也是在小学语文教育运用儿童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2],因为儿童文学具备很强的故事性,所以小学生很容易被其中的故事环节吸引和打动,潜移默化地被作品中蕴含得思想和情感感染,体会内容向读者表达的人生真谛及生活意义,让小学生领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如《雪孩子》宣扬的是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尚未建立,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能有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中,意在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其中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为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就要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3]。儿童文学作品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情节跌宕起伏,描绘得人物、事物、景物等活灵活现,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进而提升其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另外,儿童文学作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能够引导其掌握科学的思维模式,促进思维逻辑能力的形成[4]。例如,在儿童文学作品《数角》中,不仅对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有所锻炼,还提高了小学生对生活物品的重新认知能力,并不是所有的牛和桌子都具备角,这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观察能力。与此同时,儿童文学作品内容大部分都是极具想象力的文学知识,其中童话、科幻小说都是以幻想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写作的,儿童故事、寓言故事及儿童小说等也都具备夸张的写作色彩,这样的写作手法和特征符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年龄特征。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开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及趣味性,十分适合小学生学习阅读,能有效拓展其思维,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并提高其审美意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儿童文学是十分重要的[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和意义,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优势,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继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厚莲.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51-153.

  [2]黄慧.刍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9(11):57.

  [3]陈莉莉.巧用活用信息技术创设新颖体育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1(2):87.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探究》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作者:刘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4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