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教学合一”理念下小学实践活动的创新改革方案

时间:2021-10-15 10:03:23 所属分类:小学教育 浏览量:

在小学初期阶段,学生尚未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也不全面,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盲目性。综合实践是一门探究性课程,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课堂中学习到更多课本外的知识,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十分有效,也非常符合

  在小学初期阶段,学生尚未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也不全面,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盲目性。综合实践是一门探究性课程,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课堂中学习到更多课本外的知识,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十分有效,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因此,以“教学合一”理念为指导,优化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成长。

“教学合一”理念下小学实践活动的创新改革方案

  一、“教学合一”理念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1.提升教学课程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合一”理念,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学会处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是一门复杂、有趣的课程,课程难点在于“实践”,课程重点也在于“实践”,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而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又能发现很多乐趣。将“教学合一”理念应用于综合实践课程中,强调“教”和“学”的融合,教给学生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乐趣,积累学习和生活经验,还能让学生收获成长的喜悦,进一步优化实践课堂环境。

  2.提高学生“知行”的能力

  在7~12岁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较弱,对待事情“三分钟热度”,在学习或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很容易逃避退缩,难以坚持下去,这对学生成长来讲非常不利。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践行“教学合一”的理念,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行动能力、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渗透“教学合一”理念,将知识与实践紧密融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升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

  1.实践课程边缘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课程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变得丰富有趣,但仍然侧重于主科课程、理论学科,对实践类课程改革重视度不足,导致综合实践课程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无法发挥实际教学价值。一方面课程安排不合理。部分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一味削减实践课程时间,将大量时间安排给主科课程,各类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另一方面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一味强调“教”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一直被教师“牵”着走,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空间,严重影响了实践活动效果。

  2.实践课程单一化

  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缺乏内涵,甚至存在过度娱乐化现象,既浪费了宝贵的课程时间,又发挥不了实际教育价值,导致综合实践课程失去意义。例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照搬以往的活动形式,活动主题“千篇一律”,实践内容仅仅只是教材知识,没有融合综合学科和生活元素,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氛围枯燥无趣,影响了整体实践活动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倦心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实践课程“形同虚设”,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3.教学团队实力弱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要求提高、难度增大,不仅强调课程知识教育,课外知识拓展学习,还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当前,大部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师都是非专业的,通常是由其他主科教师兼任,所以在设计实践课程时,缺乏专业理论支撑,导致综合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在小升初考试中,综合实践课程不是考试学科,平时也缺少对综合实践课程考核,导致一些教师“掉以轻心”,不主动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甚至存在教学态度不积极的问题,整体教师团队实力较弱。

  三、“教学合一”理念下小学实践活动的改革方案分析

  1.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

  从教育改革大环境来看,考试成绩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实践、创造和学科等综合能力才是未来教育大趋势,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才是社会真实所需。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教学合一”理念为指导,明确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成长特征和需求,优化实践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实践课程有收获,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兴趣。小学初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技巧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阶段。例如,在小学实践活动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开展引导教育,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勇敢突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各有所获,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成长。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懂得坚持、懂得融会贯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践行“教学合一”的理念,树立“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运用知识解答难题、克服困难,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特征的学习方法,从而优化“教”的效果,提升综合实践课程的意义。

  2.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

  (1)以游戏活动为引线,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在小学实践活动中融入游戏活动形式,巧妙设计游戏任务、游戏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一边玩游戏,一边收获课程知识,让实践活动变得乐趣无穷。例如,在学习《影子游戏》时,仅仅依靠语言讲解,很难描绘出“影子”的变化,也无法展现各种各样“影子”的形态。因此,以《影子游戏》为基础,设计出各种组合型“影子”形态,并将学生分成活动小组,给各小组安排游戏任务,即协力做出设计的“影子”。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讲解“影子”形成的原理和特征,并选取一个“影子”形态做示范,然后让学生小组自由发挥,共同配合协作,做出规定的“影子”形态。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游戏任务的方式,应用了“影子”的相关知识,见证了“影子”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对“影子”特征的理解,实现了“教学合一”的目标,还增添了实践课堂的乐趣,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课堂的积极性。(2)以生活情境为契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小学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无论是学科知识、学习方法,还是思想行为、为人处世,都是小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创建生活故事情境,渗透德育思想和理念,传播正确积极的思想观念,不断纠正学生的行为举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在各个节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重阳节———关爱老人活动、中秋节———手工月饼制作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节日活动时,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在“关怀老人”活动中,组织学生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和爷爷奶奶聊天玩耍,让学生学会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孝顺老人。在“制作手工月饼”的活动中,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活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一起收获劳动的果实。虽然没有直接“教”,但是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家长沟通交流,懂得了“中秋节”的内在含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3)以竞赛活动为形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设计有趣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胜负欲,让学生在比赛中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优化和突破。例如,在《玩纸》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生制作纸飞机,讲解纸飞机制作要点和飞行特征,在学生基本掌握制作技巧后,组织一场“纸飞机飞行比赛”,分别评选出“最美纸飞机”“最远纸飞机”和“最高纸飞机”的奖项。在“纸飞机飞行比赛”环境下,一些学生在制作纸飞机时,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如:给纸飞机涂色、设计出“平头”飞机、给飞机双翼剪了花纹等,并在多次的飞行尝试中,调整飞机制作细节之处,逐渐提升了纸飞机的性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3.组建综合实践专业师资队伍

  根据综合实践课程要求招聘专业的教师,加强岗前教学培训,让教师全面认识实践课程,打造强有力的师资团队,为小学教学奠定师资基础。例如,在招聘教师时,设置学科专业限制,提高应聘者学历要求,并在招聘面试过程中,综合考核应聘者能力,如: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同时,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明确教学考核标准,通过旁听教师课程、组织实践考试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并进行客观的评价,为后期实践教学提供参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提升教师团队教学水平,还能优化综合实践教学环境,促进小学教学发展。总而言之,在“教学合一”理念下,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学”的过程中,注重优化“教”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成长。通过分析综合实践课程现状,总结出明确实践课程目标、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和优化教学师资团队等策略,不仅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涵,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提升了实践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玉群.基于核心素养小学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及评价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47):1-2.

  [2]张红燕.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执行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53-54.

  [3]吕增年.教学做合一思想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8):35.

  [4]肖山.“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解与运用[J].教师,2020(15):102-103.

  《“教学合一”理念下小学实践活动的创新改革方案》来源:《新课程·上旬》,作者:江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xxjy/4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