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外语教学改革策略

时间:2019-07-06 10:53:26 所属分类:英语教学 浏览量: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外语教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然后分析了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改革策略,包括认识到树立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对外语教师开展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的教育培训活动;加强中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外语教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然后分析了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改革策略,包括认识到树立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对外语教师开展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的教育培训活动;加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建设,科学设计中西合璧的教学内容;端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外语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意识形态;外语教学;主流意识

外语教学

  2016 年,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当下我国社科研究的重要议题。在开放且多元的全球化时代中,各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相互渗透与碰撞,这无疑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营造良性环境,但势必也给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扎牢根基意义重大,它不仅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方向,也关乎年轻人的意识形态导向。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除了带给年轻人视觉的冲击,更有思想领域的动荡和挑战,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握好中西文化关系,是每一位外语教育者需要探索的主题之一。

  一、外语教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语言和意识形态 “人文学科都包含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无法与意识形态割裂,语言当然也不例外……Faircloug 指出,语言是意识形态的物质形式,并被意识形态所笼罩”[1] 。语言不是简单的一整套语言符号,而是承载着一个民族多年积淀的诸多文化因子的组合和提炼,语言和文化两者密不可分。每一种文化中,都蕴藏着该民族所信仰和遵循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因而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自然学习一门外语就绕不过接触和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不同于己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维系该民族的情感主线和主流意识,即意识形态。

  (二)外语教学和意识形态由于语言和意识形态的不可割裂性,使得外语教育不仅是单一的文字层面的语言符号教学,还包括在符号深层隐性存在的诸多文化形式。故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能力的训练,更有文化层面的教学。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学刚好落脚在异质文化的交融与交锋的前沿地带,使得外语教学成为跨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文化使命尤为突出。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跨文化理念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客观、理智、科学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批判思维。其结果除了被动地获得和增长语言文化知识外,还有无形中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精神素养,以及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和消化。

  二、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习得一门外语的同时,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异质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这无疑会影响自身价值观和认识体系的构建。然而,当前有不少外语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片面看重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注意人文素质的引导,其结果是学习者提高了语言技能,而文化底蕴不足,欠缺基本的文化思辨能力。

  (一)过于重视外语和外国文化的教学理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使得外语的教学和培训在社会中迅速普及。学生在大幅度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性,从娱乐到宗教都了如指掌。这种对外国文化的熟悉和接受程度,与学习者对本土文化的认知情况极不平衡。外语教学活动如果对西方意识形态进行不加批判地引入和宣传,必然会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缺乏中国文化由于我国的外语教学多注重外语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提高,输入的大多是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很少有对中国文化的提及和东西文化之间的对比。正是因为这种输入的不均衡,使得学生在习得西方文化的同时,忽视了对民族文化的坚守。而学生正处在性格和精神素养培养的关键期,这种中国文化缺席的外语教学,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教学结果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跨国界和跨文化的交流可以无障碍进行,这加速了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接触和碰撞。外语教学很容易受到各种异质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因为多样、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价值观而产生困惑,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偶尔还会有不认同、不接受的现象存在。

  (四)外语教师欠缺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识广大一线外语教师由于自身专业限制,外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储备丰富,但民族文化相对不够熟知,缺乏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意识。同时,由于多年学有所长,无形中已经受到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其在教学中,对一些文化现象缺乏敏感的认识和精准的分析判断,认为直接介绍给学生,才是对知识最大的尊重。正是这种批判性比较的欠缺,使得我国传统文化没能成功普及,中西文化输入不平衡,教学中教师没有起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五)中国特色外语教材的匮乏每一种语言背后都存在着有特定倾向的文化价值观,使得其主流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渗透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为了追求外语的地道,避免中式化,教学中流行引进西方知名出版社的原版教材。这样的纯正外语,所依托的自然是西方文化背景,不可能出现传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材料。

  三、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改革策略

  由于语言的这种极强的意识形态性,外语教学所特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不言而喻。因此,在意识形态视角下,将思想政治因素注入外语教学中势在必行。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积极、及时的传统文化输入和有序、理智的文化引导,将思想政治因素贯穿教学育人全程,以增强其渗透力。

  (一)认识到树立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外语教学旨在为我国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未来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能认识西方文化,也能够用外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发声甚至代言。教师作为外语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首先得从思想层面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安全性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站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捍卫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高度来重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如此才能在鉴赏异质文化时,引导学生或批判或扬弃,坚守自我,发展自我。

  (二)对外语教师开展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的教育培训活动外语教师在了解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之后,针对自身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储备,必须进行补课。如通过参与一系列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培训,建构起必要的知识库,才能在教学中敏感识别异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积极抵制和批判,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需竭力探究将蕴含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渗透于教学中,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高素质跨文化人才,实现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语言技能教授者,向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及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者转变。

  (三)加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建设,科学设计中西合璧的教学内容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教材体系,转变以往只关注微观的、单一的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深化教材的育人功能是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外语教材要体现文化的开放型和包容性,要增添有关世界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平等性的内容,努力将思想政治因子注入语言教学中。在选材和内容编写方面要尽可能增加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有用资源,平衡中西文化,结合教学情境与语境,恰当增加蕴含中国文化的材料,介绍中国特色文化的表达方式,加大对中国文化的宣传力度,实现中西文化的双向输入,以便学生进行批判分析和思考,构建合理科学的文化体系。

  (四)端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全球化时代,我国的文化输入和输出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在积极引进外来文化的同时,世界却对中国陌生了。所以,我国一直在倡导“文化走出去”战略,为了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在世界发声,除了积极向外界译介中国文化因子和文学作品,外语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外语教学不仅要实现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更要让未来的跨文化交际者用外语传达中国文化,并且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接触中,发展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和方法,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国际事件,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教学素材出发,探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下,对事件的不用意识形态解析,培养学生剔除被动接收,学会批判地分析,理智鉴别的能力。

  (五)建立科学的外语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一套科学合理的外语综合能力评价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还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动机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要着眼于意识形态视域,站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新起点,在设计外语能力评价方案时,应该摒弃传统的考查外语能力的片面做法,加大对文化思辨能力的考量。

  四、意识形态视角下外语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同等看待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改变过去“重语言轻文化”的教学观,不仅要突破对语言技能提升的单一目标,还得尝试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更意味着教师在输入异质文化的同时,加大对本土文化的输入,以此来防止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消极影响,捍卫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会议核心价值观。

  (二)认清意识形态有主流和多样的区别,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包容心态教学中,教师应以理性而科学的文化视角引导学生。在进行文化分析时,教师应该在坚守本土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主导的前提下,以包容而开放的心态正确认识不同于己的异质文化,正确对待异质文化的差异性。身处文化全球化时代,对文化差异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能合理认识自己,坚守本土主流文化,又能公正对待不同于己的文化,培养自身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心态,实现不同文化的良性发展和百花齐放。

  (三)采用潜移默化的引导方式外语教学中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讲究科学的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的输入方式或强制性灌输都不符合当代教育的本质,实现不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在合适的契机下,通过巧妙设问、及时引导等多种启发形式,以潜移默化的柔性方式实现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教育。总之,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其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这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构建的。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也是一项漫长而连续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研究和反思。外语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因子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认识到实践环节,值得广大外语教育一线教师为之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穆凤良.外语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S1): 58-62.

  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外语教学与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yyjx/4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