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6 11:43:36 所属分类:戏剧表演 浏览量:
摘 要:古代希腊作为西方文学的发源地, 其重要意义不容言说。文学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时候已经日趋成熟, 这个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斯) 的文艺时代出现了许多戏剧家和哲学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利比德斯三位希腊悲剧戏剧家, 他们以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戏剧
摘 要:古代希腊作为西方文学的发源地, 其重要意义不容言说。文学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时候已经日趋成熟, 这个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斯) 的文艺时代出现了许多戏剧家和哲学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利比德斯三位希腊悲剧戏剧家, 他们以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戏剧去反映出人类早期萌芽阶段对于自身命运的探究以恐惧感和阶级属性转化而来的崇高感以及对人类对生存自由的概念。
关键词:复仇; 命运; 自由; 崇高;
“文明”是地理、宗教、语言、宗族的综合范畴, 而且是人改变世界, 创造物质、精神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人类在拥有“文明”的基础上产生了文学。最早的古希腊戏剧属于爱琴文明 (爱情海地区,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岸) , 在这里产生了绚烂多彩的文化。如盲人荷马创作的《荷马史诗》, 公元前8世纪赫西俄德谱写的长时《工作与时日》和《神谱》。
文学中记载了早期希腊人的生活、传说、劳动实践和道德行为。同时也孕育了伟大的哲学思想与传统伦理思想。作为古希腊文学的三大类型之一, 不但形成年代早, 而且发展得相当成熟。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前后, 古希腊就出现了全国性的歌舞表演和戏剧竞赛活动, 它极大地促进了戏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据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古希腊戏剧史起源于春季酒神祭中的“酒神颂歌”。其中悲剧是直接起源于乡村祭颂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歌舞仪式, 在希腊文中“悲剧”一词的原意是“山羊之歌”, 因为歌舞表演者有形似山羊的化妆。在表演时, 祭者身披羊皮, 头戴羊角, 边歌边舞, 之后又增加了领队与歌舞的对话。于是, 悲剧的雏形开始出现。喜剧则起源于秋季庆祝丰收、答谢酒神的狂欢歌。
一、埃斯库罗斯的复仇观埃斯库罗斯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埃斯库罗斯童年和青年时期是在缤纷的战火中长大的, 那时候正恰是希皮阿斯的残酷统治。他从小参军参加了著名的马拉松战役。人到中年在意大利进行巡游, 最终也死于他热爱的这片土地。其代表作《被束的普罗米修斯》故事情节简单直白, 却反映了许多当时社会环境的现状以及人类本身对民主对自由不屈不挠的追求, 对爱与和平的向往, 对独裁统治者的不屈不畏, 蔑视, 以及勇往直前的决心。泰坦的普罗米修斯把盗取天火慷慨送给人间。这种行为违反了宙斯的意志, 驾着太阳车把天火送到人间, 被宙斯察觉, 将他捆绑在高加索山上, 白天让恶鹰去啄食他的五脏六腑, 到了夜里再长出来, 第二天恶鹰再继续啄食。为了人类的火。普罗米修斯忍受了巨大的苦难, 而普罗米修斯作为了一种反抗的象征屹立在文学史的舞台上。
只要有统治的地方必然有反抗, 也必然有自由、高贵不屈的灵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体会到读者对于普洛斯修斯满满的同情心。这也是美学家休谟所提出的观点—“同情说”。这种同情是一种立普斯说的“移情”“分享旁人的情感”。我们同样通过同情, 想象普罗米修斯的痛苦状态, 然后自己也相应产生了快感或者痛感。和平年代创造和平的人, 不和平的年代创造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埃斯库罗斯显然是后者。他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偏偏与他所处的社会变革和个人思想所矛盾, 因此, 他的内心是极为矛盾和痛苦的, 作为一名曾经活跃在战场上的战士, 这一次他将他的热血和勇气放到了戏剧和文学著作上,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马克思说普罗米修斯是哲学日历上第一个“圣者”和“殉道者”。
二、索福克洛斯的命运观和崇高论
(一) 命运观人类早期根本不知道“命运”一词。只是后期的伟大思想家柏拉图先提出“泛灵论”这个学说。之后康德的“集体无意识”论和意大利维克提出的形象思维中原始性和普遍性等学术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有了对于那个深不可知, 触不可及, 不可控制的“命运”的概念。在古希腊众神的世界中, 命运当然是由神去决定的, 比如说掌管生死的死神哈迪斯。这一种神秘力量, 让人类产生了恐惧, 因为人类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改变这命运的安排。《俄狄浦斯王》这个被亚里士多德称赞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这个杀父娶母的故事大家都十分清楚。但是我们要叹为观止现实是这样的无情, 悲剧就是将那些没有犯错的人偏偏要负担很大痛苦和罪行。这便是悲剧, 便是命运。其实命与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为定数, 指某个特定对象;运为变数, 指时空转化”。但是这样的悲剧又是建立在一定哲学启示上。“悲剧”是某种意义上一种灾难和糟粕强行的实施给了一个无辜的人, 其实这个“受害者”并没有什么过错, 他就是个上帝安排那个命运悲剧的“替罪羊”。命运也意味着人的有限性, 意味着人性的某种缺损。我们虽然对俄狄浦斯倾注了同情, 赞扬了他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也肯定了敢于反抗命运的主体精神, 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意识。但是正如典型的悲剧人物俄狄浦斯所说的:“我们不可和命运抗争。”黑格尔也认为悲剧的效果不仅是 (亚里士多德) 的恐惧与爱怜, 还有愉快和振奋。
(二) 崇高论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最早提出崇高的美。崇高有两层含义。一是道德, 这个角度非常的狭窄和专一, 各路美学家在这个角度都认为道德乃是崇高的一大来源, 取得了空前的一致。二是恐惧, 这个角度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角度, 前辈们都认为, 恐惧是崇高感的一大来源, 但他们对恐惧产生崇高的细节却各有见解, 其中最大的共识就是认为恐惧的对象只是产生恐惧感, 不能对欣赏美的观众有真正的威胁。而恐惧的来源一般是不可抗力, 可能是大自然, 也可能是具有强力的人。温克尔曼十分推崇古希腊的崇高艺术。他认为质朴和单纯也能产生崇高感, 他认为单纯带来的崇高:“就像从清泉汲出来的最纯洁的水, 愈没有味道就愈好”。此外崇高艺术除了质朴单纯的特质, 还有一个就是“静穆的伟大”, 他觉得“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 但深处总是平静异常”。雅斯贝尔斯说:“没有超越, 就没有悲剧。”超越是西方悲剧中最深邃的意蕴, 是悲剧精神的核心。而现代人对于古代戏剧的喜爱, 他们更愿意用“崇高”一词的美来形容希腊戏剧的艺术魅力。那温文尔雅静穆的太阳神阿波罗就是崇高;那盗取天火拯救世人的普罗米修斯从畏惧到反抗也是崇高;俄狄浦斯默默地刺瞎双眼放逐自己, 拯救国家, 背负着悲剧命运也是崇高。
三、欧里庇得斯与女性的关注欧里庇得斯是雅典城邦民主制处于危机时期的悲剧作家。他虽出身于贵族家庭, 但政治上却明确拥护民主政治。由于他强烈反对雅典当时暴政和当时的治国政策, 和很多诗人如但丁、拜伦一样受到排挤、流放。晚年卒于马其顿王国。传说欧里庇得斯一生写了近百部剧作。现存较完整的悲剧有《阿尔克提斯》《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美狄亚》《请愿的妇女》《安德洛马克》等18部。欧里庇得斯悲剧大多也是取材于神话传说。但有更强的针对性, 剧中的神和英雄都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而普通百姓, 尤其是被压迫的妇女成了剧中的主角。欧里庇得斯对妇女的命运十分关注。在留下的18部悲剧中, 妇女题材就占了12部。其中《美狄亚》取材于希腊神话。它以伊阿宋在美狄亚帮助下取得金羊毛的故事为基础, 重点叙述了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回来后与梅地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悲怨恩仇。
作品讲述了伊阿宋发现父王被同父异母兄弟泊利阿斯所杀, 王位被篡夺。于是叫妻子美狄亚替他报仇。美狄亚用巫术铲除了泊利阿斯, 结果却被儿子赶了出来。他们便来到克任托斯。后来, 伊阿宋为了获得克任托斯的王位继承权, 决定抛弃美狄亚, 娶该国公主为妻。昂科瑞翁为防范美狄亚, 决定将其母子驱逐出国。美狄亚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 便开始了残忍的报复行动。她把一件侵染磷火性的毒药的新衣送给了公主格劳刻, 新衣一着身, 公主即被烧死。
国王前来扑救, 也被烧死。之后, 她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 作为对丈夫的残酷报复。而这一切的主谋, 正是美狄亚。悲剧一开始, 被遗弃的美狄亚就处在极度的悲愤之中。此前所发生的一切为美狄亚的报复提供了合乎逻辑的情感和心里依据。原来为了帮助伊阿宋获得金羊毛, 美狄亚背叛了自己的家庭, 杀死了追赶自己的兄弟, 跟随着伊阿宋来到异邦雅典。单为爱情豁出去了一切的美狄亚却被伊阿宋无情地抛弃了。情感炽烈、性格坚强、敢作敢为的美狄亚, 无论如何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 狂热的爱情化作了复仇的怒火。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之间, 我们女人是最不幸的。首先我们得用重金争购一个丈夫, 他反会变成我们的主人。……而最重要的后果还要看我们得到的, 是一个好丈夫, 还是一个坏家伙。
因为离婚对于我们女子是不名誉的事, ……一个男人同家里的人住得烦恼了, 可以到外面去散散积郁, 可是我们女人就只能靠着一个人。这段话反映了当时处在奴隶地位或者说实质上奴隶地位的女人对自己任人摆布的地位的不公。美狄亚的这段台词, 被一些文学史家称为“世界妇女的第一个争取平权的宣言”。既然一个女人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了这个男人, 而她对这个男人的要求又得不到满足, 甚至被抛弃, 她的痛苦是非常强烈的。《美狄亚》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体现得道德主题和女性立场, 还在于它开启了社会家庭悲剧的先河, 使欧氏悲剧独步一时。作者注重到妇女地位问题, 并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反映这个问题, 谴责了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 抨击了伊阿宋忘恩负义的行为, 对美狄亚这类女性表示了同情。
参考文献[1]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30.[2] 蒋承勇.外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3] 匡兴.外国文学史 (西方卷)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4]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5] 姚介厚.西方哲学史 (第二卷)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2-24.[6] 朱光潜.西方美学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推荐阅读:《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jby/44927.html
上一篇:试论戏剧舞台化妆造型与设计
下一篇:秦腔戏曲的小生行当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