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研究

时间:2021-08-21 10:34:23 所属分类:戏剧表演 浏览量:

戏剧性独白起源于英国中世纪社会与文化解体阶段,由英语古典诗歌及天主教忏悔传统发展而来,可划分为诗歌创作者与第一人称说话人。它通过戏剧性表达方式,从客观角度呈现第一人称说话人的内心,为读者展示生动的第一人称说话人形象,为诗歌赋予全新的生命力

  戏剧性独白起源于英国中世纪社会与文化解体阶段,由英语古典诗歌及天主教忏悔传统发展而来,可划分为诗歌创作者与第一人称说话人。它通过戏剧性表达方式,从客观角度呈现第一人称说话人的内心,为读者展示生动的第一人称说话人形象,为诗歌赋予全新的生命力,是值得探究的文学作品形式。

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研究

  一、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的特点

  第一,客观性。

  在戏剧性独白体裁的诗歌中,诗歌内容均是以第一人称角度表达。就说话人而言,表达的内容具有主观性;对诗人与读者而言,表达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在此基础上,诗人和诗歌内容的表达者分离,仿佛将诗歌的描述者置于舞台上,无论是表达的语言还是塑造的形象,均表现出客观性特点。就此,戏剧性独白具有显着客观性特征。如果诗歌中的人物为第一人称说话人,即使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人相同,也可以视为戏剧性独白,代表性诗歌为《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

  第二,双重性。

  在戏剧性独白体裁的诗歌中,基于说话人和诗人为不同个体,可以在阅读诗歌时获取两种声音表达,分别是说话人表达的内容,与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内容。就此,戏剧性独白具有显着的双重性特征,读者可获取双重声音话语,代表性诗歌为《威利神父的祷告》等。需要注意的是,在戏剧性独白体裁的诗歌中,诗人的表达具有隐蔽性,大都通过与说话人的对话来呈现,并非将自身的观点强加于诗歌中,为戏剧性独白的解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多元解读。

  第三,戏剧化。

  戏剧性独白的内容由说话人表达,此时的说话人并非单纯的表达者,而是舞台上的人物,说话人及其表达内容,均被赋予戏剧化特点,塑造戏剧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直抒胸臆,表达自身思想感情。就此,在戏剧性独白中,具有显着戏剧化特点,说话人的重点在于表达内容所体现的人物性格、人物内心世界与人物不被人知晓的隐秘,代表性诗歌为《我的前任公爵夫人》等。戏剧性独白通过说话人的表达内容,揭露内心世界,实现人物形象的塑造[2]。

  二、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形式

  (一)怨诗

  怨诗是英美国家的古老诗体,站在某个特定人物的角度,以其之口,表达因离别、死亡等事件引发的痛苦或愁怨。这种文学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大部分古典诗人均创作过怨诗,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为维吉尔,对英美文学发展有较大影响。怨诗的创作集中于英美文学发展早期,乔叟、莱德盖特等诗人均以怨诗体形式创作戏剧性独白的诗歌。比如《王公们的败落》,莱德盖特通过怨诗体形式,站在王公们(为说话人)的角度,表达其悲惨的命运。莱德盖特通过王公们的经历描述与表达,展示了他们的性格与思想观念。《执政者之镜》也采用这一创作理念,通过败落者的经历表达与情感呈现,为后人提供警示。这两部诗歌均以历史人物为说话人,通过表达内容重新塑造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凸显戏剧性独白的特点。在文艺复兴影响下,英美文学表现出人文主义特点,为戏剧性独白的发展提供条件,增加了怨诗体的戏剧性独白数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斯宾塞、莎士比亚与弥尔顿等人,均创作过怨诗体的戏剧性独白。该阶段的怨诗体和早期英美文学出现较大变化,不再以历史人物为第一人称为说话者,说话人大都为诗人独创的人物,为诗人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戏剧性独白创作的灵活性与自由性。例如,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情女怨》中,以被骗的少女作为说话人,通过老牧羊人的对话,被骗少女讲述了自己被骗的过程,借用其受骗经历,表达了被骗少女内心的悲痛,塑造了一个从单纯到成熟的少女形象。

  在18世纪中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为怨诗体提供发展活力,该阶段的戏剧性独白均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不仅强调情感的表达,也注重异国情调的展示。诗人倾向于选择印第安人或黑人作为戏剧性独白的说话人,体现了理性时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人文关怀。同时,基于说话人的异国特点,更易在说话人和诗人间形成戏剧性距离,以《波斯牧歌》为例,诗人将波斯人作为说话者,通过说话人对自身经历的描述,暴露内心世界,更直观地呈现普遍人性。在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得到迅猛发展,更多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始怨诗体戏剧性独白的创作,如考伯、彭斯等,均通过诗人和说话人间巨大的差异形象,完成戏剧性独白,如《黑人之怨》等。但深入探究可以发现,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戏剧性独白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诗人创作的说话人与自身生活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只能尽最大限度地呈现自身与说话人的戏剧性距离;另一方面,诗人在戏剧性独白中隐藏表达自身情感时,给予说话人同情和理解的情感,在一定程度拉近其与说话人的距离。就此,在这种创作理念下,戏剧性独白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上均得到显着发展,为后续维多利亚时期的戏剧性独白发展奠定基础。

  (二)信体诗

  信体诗是指使用书信体写作的诗歌,诗人可站在自身角度或他人角度完成情感表达。古典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奥维德,其创作的《古代名媛》于1567年被图博威尔翻译为英文,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英美等国诗人的追捧,并纷纷效仿,创作了大量书信体的戏剧性独白,如《屋大维娅致安东尼》《英格兰贵人书信集》等。在书信体的戏剧性独白中,诗人以历史人物为说话人,通过书信往来的内容,表达写信人的情感与塑造写信人的形象。大部分诗人在塑造历史人物时,会进行二次艺术创作,某些书信内容与史实不符。在理性时代,英美文学创作以新古典主义诗人为主,这一群体不热衷怨诗,但会创作书信体戏剧性独白。例如,蒲伯创作的《艾罗莎致亚贝拉的信》,通过书信内容的表达,传递了艾罗莎矛盾和痛苦的思想感情,塑造了纠结于爱情与信仰、情感与理智的基督徒形象。蒲伯在书信体中隐藏表达了自身对人性的关怀,以及对传统宗教观念压抑人性的批判,通过说话人和诗人间的戏剧性距离,使该书信体诗歌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戏剧性独白作品。

  (三)幽默性口语独白

  幽默性口语独白出现于14世纪70年代,由乔叟创作。乔叟在英语诗歌中引入英语口语,创作了《声誉之宫》,为声誉女神赋予泼辣的语言,为英语诗歌中口语的应用做出表率。在此基础上,乔叟创作了《百鸟议会》,该作品创造了五步抑扬格这一独特的英语诗诗行,凸显了英语的节奏特点。通过口语英语的引入,诗歌中鸟儿的语言凸显生活气息,具有幽默风格。在《坎特伯雷故事》这一戏剧性独白中,乔叟的英语口语应用十分游刃有余,说话人巴思妇的表达内容多达800余行,使用了大量幽默性口语,具有激情、幽默、雄辩的特点,是幽默性口语在戏剧性独白中的应用典范。在英美文学发展中,幽默性口语独白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品中最为典型,如邓恩的《跳蚤》。该作品与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通过口语创造生活情境,为观众呈现了开放性对话,对话的重点并非表达内容,而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这种戏剧性独白形式可以看作是英国文学的本土形式,凸显英国生活气息,用语幽默机智,戏剧性十足,且朗朗上口,广受诗人喜爱,更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常见的戏剧性独白形式。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如勃朗宁的《我的前任公爵夫人》等,逐渐发展为英美文学中戏剧性独白的主流,一直延续至今。总的来说,戏剧性独白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美文学的传统内容,其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与人物性格揭露方面具有显着艺术价值,对现代英美小说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戏剧性独白的独特艺术价值,其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将不断持续。

  三、英美文学中戏剧性独白传统的缘起

  英美文学中戏剧性独白传统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总结其繁荣发展的原因有以下两项。一是浪漫主义文学。在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创作者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大部分为戏剧性独白,且强调个人,更为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推动了戏剧性独白在英美文学中的发展。二是英国戏剧观念。在英国戏剧传统中,莎士比亚为代表人物,对后续英国戏剧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莎士比亚更为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与性格的探索,最为着名的四大悲剧均使用大量独白表达人物内心,是戏剧性独白的经典佳作。在此基础上,文学评论家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看作是戏剧性独白繁荣发展的基础。在维多利亚时期,勃朗宁将戏剧手法与观念用于诗歌创作中,使诗歌具有显着戏剧性特点,为戏剧性独白的衍生与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美文学戏剧性独白中,表现出显着的客观性、双重性与戏剧化特点。诗人通过怨诗体、书信体与幽默性口语创作不同形式的戏剧性独白,推动了英美文学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英美文学戏剧性独白的形式与缘起分析,可对英美文学有更深入地了解,探究全新研究方向,扩大英美文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蒋磊探究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J]鸭绿江(下半月) , 2019(11): 37.

  [2]败静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J].文化学刊, 2019(7): 95-97.

  《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研究》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作者:杜毛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jby/4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