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探讨

时间:2021-08-24 09:57:20 所属分类:戏剧表演 浏览量:

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是中国音乐艺术宝库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推动中国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歌剧有着自己深邃的艺术魅力,在时光流转中,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也在不断地变化,不仅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进一步继承,而且还与时俱进融合新鲜

  中国歌剧演唱艺术是中国音乐艺术宝库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推动中国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中国歌剧有着自己深邃的艺术魅力,在时光流转中,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也在不断地变化,不仅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精髓进一步继承,而且还与时俱进融合新鲜的元素,美声唱法就是其中之一,两者的有机融合,使得中国歌剧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美声唱法已经成为我国音乐艺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需要深刻认识美声唱法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审美和表演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体现美声唱法的巨大艺术价值。

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探讨

  一、美声唱法的概述

  美声唱法,大约源于18-19世纪的意大利优雅音乐,Bel Canto在意大利语里翻译为“美声唱法”,是“美好的歌唱”的意思。目前,已经涌现了很多世界着名的美声歌唱家,如多明戈、卡拉斯、帕瓦罗蒂等,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美声唱法中,音色婉转而优美且富有变化性,音区统一,真假声密切配合。美声唱法具有一套体系完整的发声方法,表演者需要气声一致,音域宽广[1]。

  与其他的演唱方式相比,美声唱法具有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美声唱法注重正确呼吸和科学咬字。美声演唱者在歌唱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气息饱满,掌握灵活控制呼吸的技巧,这样才能表现出不同的声调。演唱者会采取上下移动横膈膜的方式,这种腹部呼吸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气息不足的问题,并且还能表现出重音以及渐强或者渐弱的变化,只要吸入足够的气量,即使非常嘹亮的高音也可以唱出来。美声唱法是柔和连贯的,咬字方面也应该放松,演唱者应该咬字集中并圆润,这样才能将文字与声音更好地融为一体。2.美声唱法使得声区得到发展,促进了真假声的和谐统一。美声唱法对不同声区的特质都进行了有效激发,使得声音变成了一个集中的整体,不容易让人发现声区转换的痕迹,这样发出的声音会显得更加通畅和舒展,同时身体的发声和共鸣器官也得到了解放和保护。与白、假声相比,美声唱法在真假声方面适当混合,音量比较完美,显得更加柔和,声音显得更有弹性,能够更好地抒发内心情感。

  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审美方面的影响

  (一)美声唱法促进了歌剧的声音审美发展

  在以往中国歌剧演唱的过程中,在演唱者行腔和咬字等因素的影响下,共鸣管道会显得短且窄,泛音较少,音质细腻,这样在发声的时候可以很集中和结实,吐字也能准确清晰,从而为欣赏者展现出声音圆润、甜美等特色,音色显得比较明亮和柔和,给人以美的音乐艺术享受。美声唱法产生并传播应用之后,歌剧表演在声音审美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西方对于声音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美好的声音应该是圆润、松弛且具有穿透力的,在泛音方面应该更加丰富,要能够让欣赏者产生共鸣,使其获得华美、灿烂的体验[2]。在这种新的科学认识的指引下,中国歌剧演唱也应该在声音审美方面进一步发展,更加关注声音的整体共鸣,这样演绎出来的歌剧作品才能给人们带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近些年来,中国歌剧演唱家逐渐在歌唱中引入了美声唱法,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运用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力求更加完美地呈现声音的审美内涵,为广大群众带去更加优质的音乐作品。

  (二)美声唱法推动了歌剧的情感审美发展

  对于任何类型的歌唱艺术来说,都需要注重情感方面的充分表现,这样的歌唱才是更具有审美价值的。纵观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历程,一开始是以戏曲表演体系为基础的,之后又吸收了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的优秀方法和经验,这样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审美价值。在评判歌剧演唱的艺术审美效果的时候,不但需要强调声音上做到“字正腔圆”,还应该在表演情感上做到“声情并茂”,也就是特别追求情感方面的表现,讲究演唱者的“精、气、神”,这也符合我国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审美标准。演唱者在情感表现方面,可以从人物个性、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等方面入手,通过多方面情感的融合,呈现出更独特的韵味,要求必须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与传统演唱相比,美声唱法更加关注情感方面的审美,为了实现利用声音表达情感的目标,需要对声音进行相应的变化处理,虽然美声唱法要求表演的时候应该有节制,但更加关注表现内心的真实情感,不需要太多关注表演方式上的变化,借助声音和面部表情就能传达丰富的情感。在美声唱法的作用下,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也在情感审美方面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将其与我国多民族文化及地方语言进行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艺术表现效果,使得审美内涵更加丰富。曾经火爆网络的“神曲”《忐忑》,表演者龚琳娜用极具夸张的表情进行演唱,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之后还有很多人运用美声唱法对其进行了全新演绎,促使情感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呈现出了别样的审美体验。

  (三)美声唱法促使大众审美文化发生转变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们,由于语言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审美欣赏方面会存在很多的不同。我国的戏曲音乐具有多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包含着很多种类的地方戏,这些音乐一般都采取单旋律主调音乐形式,属于大众音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感。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单旋律逐渐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形式,形成了特殊的音乐语言,因此戏曲艺术和民族音乐更容易被接受[3]。以往,人民大众主要喜欢音色明亮、音质细腻的独唱表演,但随着美声唱法的引入和传播,人们的审美品位发生了转变,开始更加喜欢音质浑厚、泛音高和音域宽广的合唱表演,对西洋歌剧演唱方式表现出了欣赏的态度,美声也逐渐成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以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为例,美声组的演唱就被广泛关注,收视率较高,这也说明了美声唱法在人民大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三、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表演方面的影响

  (一)美声唱法有助于歌剧演唱技巧的提高

  在中国歌剧演唱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与总结,表演者已经更加重视对于气息方面的运用,并且还形成了特殊的运气方法,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节奏,借助这样的演唱技巧,更高质量地完成歌剧演唱。在呼吸方法的运用上,传统的歌剧演唱主要采取胸式呼吸法,这样所产生的气息比较浅,发出的声音也会显得有些单薄,正是由于这方面的限制,使得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无法很好地演绎出来。美声唱法采取了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佳歌唱呼吸法,那就是胸腹联合呼吸法,除了传统的胸式呼吸外,还创新结合了腹式呼吸,气息变得更为雄厚,可以发出更加优质的演唱声音,促使表演者的演唱技巧得到显着提高[4]。除了呼吸方法的变化之外,美声唱法中的真假音变换也是一个重要的演唱技巧,这使得中国歌剧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越来越多的优秀歌剧演唱家和歌剧作品在世界音乐殿堂得到了展现。

  (二)美声唱法使得歌剧的人物表现更为丰富

  与一般的艺术表现形式相比,歌剧实现了美术、舞蹈、戏剧、诗歌等多种艺术的融合,表演者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对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进行刻画,争取塑造更加生动形象的戏剧性人物,能够对整个剧情冲突进行深刻的揭示,这样才能形成非常优秀的表演艺术。作为一名合格的歌剧表演者,应该既要会唱歌,还要会表演,所展示的演唱风格必须要与人物形象结合起来,惟妙惟肖地塑造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人物[5]。美声唱法是一种优秀的表演艺术,尤为注重表演方面的展示,表演者应该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协调演唱内容和动作表情,这样可以使得歌剧在人物表现方面更为丰富,传递出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内心的情感。

  (三)美声唱法促使歌剧的民族风格得以诠释

  近些年来,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家已经逐渐重视美声唱法的运用,但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风格不合理、吐字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无法很好演绎。汉语与意大利语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能够做到“字正腔圆”,就要注重掌握各地区独特的语言风格,中国歌剧表演者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培训,如此才能更好地运用美声唱法对民族风格进行更好的诠释。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与中国歌剧演唱艺术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美声唱法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歌剧演唱事业的不断发展。美声唱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流行的,我国在音乐艺术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将其引入并融合运用,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既要广泛吸收借鉴,又要坚定文化自信,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加优质的歌剧作品。

  参考文献

  [1]骇声唱法对我国歌剧演唱风格的影响[J].大舞台, 2018,4(12):131-132.

  [2]李炳慧试论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J].人妖下, 2018,2(6):16-18.

  [3]张春博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初探[J]音乐创作, 2019,11(9)-.25-26.

  《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探讨》来源:《戏剧之家》,作者:张淇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jby/4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