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指称行为主体的指称认知研究

时间:2015-12-20 19:31:03 所属分类:心理学 浏览量:

一 引言 指称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语言现象,相关研究既可围绕不同的指称对象展开,如人物指称研究、具体物体指称研究和抽象物体指称研究,也可围绕句法、语篇、语用、认知等不同的语言研究视角展开。认知视角的指称研究主要围

  一 引言

  指称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语言现象,相关研究既可围绕不同的指称对象展开,如人物指称研究、具体物体指称研究和抽象物体指称研究,也可围绕句法、语篇、语用、认知等不同的语言研究视角展开。认知视角的指称研究主要围绕指称语的产出和理解受到哪些认知因素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基于这一问题,相关研究可分为两块: 围绕指称行为主体---人的认知因素所展开的研究、针对指称行为客体---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因素所展开的研究。针对后者所展开的相关研究如 Fraurud[1]( P65 -87)等。

  本文首先分析国外围绕指称行为主体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成果,然后结合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未来如何深化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时,我们主要借鉴“心脑关系”和“心身关系”这两个概念来梳理已有的研究。所谓“心”,指的是人类的认知能力。“心脑关系”指人脑的生物及其中枢神经网络与人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 “心身关系”则指人脑以外的其他器官组织( 包括周边神经网络) 与人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2]( P290).

  二 围绕“心脑关系”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

  围绕“心脑关系”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从大脑的认知能力和特点出发阐释指称现象,相关研究可分为以下两条路子: 第一条路子探讨指称对象在大脑中的表征状态如何影响指称语的选择; 第二条路子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角度阐释指称现象。

  第一条路子的研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其一,指称对象在大脑中是如何表征的? Lambrecht 和Chafe 等 人 的 研 究 主 要 回 答 第 一 个 方 面 的 问题[3]( P74 -113) [4]( P93 -107).探讨指称对象在大脑中的表征主要涉及如下两个概念: 可识别性和激活程度。

  可识别性是指说话者对某一指称对象的话语表征是否已经存在于听话者的意识之中的一种估计,如果说话者认为指称对象已经存在于听话者的意识之中,那么该指称对象就是可识别的,否则便是不可识别的[3]( P77 -78); 激活程度是指说话者对可识别指称对象的认知状态的估计,可细分为已经激活的、可及的和未激活的[4]( P71 -75).其二,指称对象的心理表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指称对象如何获得当前的认知状态? Ariel 的可及性理论主要回答这个问题[5]( P28 -29).Ariel 认为,作为一个认知概念,可及性受到如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 1) 回指语与先行词的距离; ( 2) 潜在回指对象的数量; ( 3) 回指对象的显着性; ( 4) 先行词与回指语是否同处同一认知框架/话语世界/视角/语篇段落中。其三,指称对象的心理表征或认知状态与指称语选择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已知性等级理论回答这个问题[6]( P274 -307).已知性等级包含六种认知状态,这六种认知状态分别对应不同形式的指称语。需要指出的是,Shi 在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当两种形式的指称语都符合某一已知性等级的充分条件时,已知性等级并不能解释为何选用其中某一种指称语,而不使用另一种指称语[7]( P82 -89).据此,Shi 提出了“指称显着性”这一概念( referential salience) 来补充已知性等级理论。

  指称显着性用来衡量指称对象在话语语境中是否具有指称重要性。

  第二条路子运用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阐释指称现象。心理空间指的是我们思维和说话时构建的部分信息结合,它在工作记忆中运作,但其构建则依赖于长时记忆中的认知结构和表征[8]( P13).运用心理空间理论阐释指称现象主要涉及语用函数、辨认原则、角色和价值等四个概念。语用函数指基于心理、文化、认知和即时语境信息的不同空间之间的认知连接。如果成分 a 和 b 位于不同的心理空间,且 a 和 b 之间存在语用函数,那么我们可以用 a 的指称语来指称 b,这条原则称为辨认原则[9]( P17).

  辨认原则可以用来解释指称的隐晦性和透明性现象[9]( P13 -18).角色和价值概念可用来解释指称歧义现象[9]( P39).此外,英语定冠词的不同用法也可在心理空间理论框架中得到统一解释[10]( P41 -82).

  与心理空间类似的概念是层面。Langacker 把层面分为两种: 类层面和例层面[11]( P270 -283).例层面又分为实际层面和结构层面。实际层面有特定的时间定位,由真实事件构成,包含过去发生和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而结构层面没有特定的时间定位,用于 表 述 我 们 对 世 界 结 构 的 概 括 和 认识[11]( P251,274 -275).实际层面和结构层面这两个概念可用来解释处于不同层面的实体不能同指的原因[11]( P282).

  基于心理空间的概念整合理论也被用于解释指称现象。概念整合指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连接,用以解释自然语言中的意义生成[12]( P149 -158).

  Radden 从转喻和概念整合的角度研究了在英语句子中处于主语位置的且由可数名词充当的四种形式类指语的类指意义[13]( P199 -228).这四种形式的类指语分别为不定单数指称语、光杆名词、带定冠词的名词短语及复数名词。Radden 认为,类指意义的生成涉及个体概念与类概念的概念整合[13]( P201 -202),如不定单数指称语表示类指的概念整合包含两种概念输入: 个体概念和类概念。类概念是个体概念在类指语境中通过转喻引发的,两种概念经整合后形成了不定单数类指语的概念意义,即用类中的任意个体代表该类中的一个典型次类。该概念整合意义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强调任意性,另一方面强调代表性。因此,这种类指语只能与表示本质特征的谓词搭配[13]( P204 -207).

  以上我们综述了围绕“心脑关系”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这块研究主要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 1)这些研究走的是从理论到现象的研究路子,研究者运用相关理论和概念来阐释指称现象; ( 2) 两条路子相比较,第一条路子重在从大脑工作记忆的角度阐释同一指称对象可选用不同形式指称语指称的原因,第二条路子重在阐释不同指称现象( 如定指、不定指、类指) 背后的认知机制; ( 3) 从研究数量来看,走第一条路子的研究多于走第二条路子的研究。

  三 围绕“心身关系”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

  与“心脑关系”不同,“心身关系”探讨的是除人脑外的其他器官组织与认知和意义构建之间的关系,即认为意义的产生不仅来自以脑和中枢神经所代表的心智,而且来自身体的其他感官,其研究课题包括体验心智、体验意义和实景认知等[2]( P290 -302).在“心身关系”背景下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主要运用认知语法中的观察和识解概念来解释指称现象。

  Langacker 用视觉观察来类比概念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概念化主体与概念化内容之间是识解关系[11]( P203 -206).识解包含四种“观察”方式: ( 1) 具体化程度; ( 2) 观察距离; ( 3) 观察角度; ( 4) 前景-背景识解。其中,观察角度又包含两个重要概念: 一是观察者位置概念,二是参照点概念[11]( P206 -212).

  在实施指称行为时,发话人使听话人的注意力投向某一指称对象,这个过程可理解为交际双方对指称对象进行概念化观察和识解的过程。上述四种识解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各有具体体现[14]( P39 -44),其中讨论较多的是运用参照点概念来解释回指现象。

  相关研究认为参照点是话语中的某个显着性高的成分,概念化主体利用参照点建立一个参照域( 或称为即时语境) .在参照域中,概念化主体通过参照点与其他话语实体建立心理接触[15]( P319 -320),如代词回指先行词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参照点现象,特殊之处在于参照点物体和目标物体是同一物体,代词的使用激活了话语语境,将代词的侧面与该语境中某一显着的实体等同起来[11]( P238 -239).间接回指现象也可以运用这一概念进行解释[11]( P280).此外,观察概念还可用于阐释指示词指称以及指称语的主观化和客观化现象[16]( P441 -464).

  与观察概念类似的“心身关系”概念还包括研究指示词指称的前景-背景模型以及移情概念。前景-背景模型用来解释指示词指称行为中我们如何确定指称对象,是一个基于听话者的感知模型。该模型包括说话者、听话者、指示词、伴随动作、描述语以及背景语境。背景语境不仅包括物理语境( 即交际双方所处的时空环境) ,也包含话语语境和交际双方所关注的共享背景信息。在这三种不同的语境中确定指称对象涉及三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如在物理语境中确定指称对象涉及我们的感官知觉能力。

  指示词是这个模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其他成分统称为指示词的补足成分。在这一模型中,我们通过以下三个步骤确定指示词的指称对象: ( 1) 确定背景。具体的语境中使用指示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背景,背景中包含指称对象。( 2) 缩小背景的范围。

  伴随指示词使用的动作( 如手势) 能够帮助我们把语境的范围缩小至包含指称对象的某一小区域。

  ( 3) 确定前景。有关指称对象的描述内容作为前景,能够使指称对象在小区域内突显出来,从而帮助听话者完成确认指称对象的过程[17]( P41 -54).

  移情指的是说话者与所描述事件中参与者视角的一致程度[18]( P628).这一视角的指称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 1) 说话人对不同类型指称对象的移情程度有何差异? ( 2) 移情等级与指称语的选择有何关系? ( 3) 不同类型指称语所表达的移情功能有何区别?

  [19]( P1)需要指出的是,除上述围绕“心脑关系”展开的研究和基于“心身关系”的研究外,围绕指称主体所展开的指称认知研究还包括通过实验来揭示指称行为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20]( P10 -63) [21]( P25 -46).这些研究收集诱发口语语料,所揭示的认知心理过程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 1) 后续指称行为受到前续指称行为的影响; ( 2) 指称语的选择受到听话者反馈的影响; ( 3) 共享知识是一个动态概念,指称过程中双方不断估计对方的共享知识和建立新的共享知识,并根据共享知识来选择指称语的形式; ( 4) 指称过程还包括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逐步定位指称对象,并帮助听话者最终确认指称对象; ( 5) 同一指称对象存在不同的指称方式,不同的指称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概念化过程及不同的概念视角,因此指称过程还涉及交际双方协调指称对象的概念视角[21]( P26 -41).

  四 未来国内研究展望

  从语言学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理论语言学经历了从单纯把语言当作符号系统进行研究到把语言作为生物及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发展和演变,且后者已经成为西方理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2]( P289).本文分析的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便是这一范式在指称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从总体来看,已有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具有如下共同点: 无论是“心脑关系”的研究还是“心身关系”的研究,走的大多是从理论到现象的研究路子,即运用相关认知理论和概念来解释指称现象; 就区别而言,围绕“心脑关系”所展开的研究多于针对“心身关系”所展开的研究。

  反观国内,作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国内认知视角的指称研究主要从主体视角展开。主体视角的研究主要围绕“心脑关系”展开,而从“心身关系”视角展开的研究较少 ( 相关研究如王义娜[22]( P81 -85)) .围绕“心脑关系”展开的研究又以探讨指称对象在大脑中的表征状态如何影响指称语的选择为主,相关研究或仅关注汉语,如蒋平[23]( P43 -50)等; 或 从 英 汉 对 比 的 角 度 展 开 研 究,如 许 余龙[24]( P321 -328)等。运用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阐释指称现象的国内研究数量相对较少。

  在已有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未来可从借鉴对比和拓展深化这两个方面推进国内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借鉴对比指的是将国外已有研究的理论运用于研究汉语指称现象或开展英汉语对比研究,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 1) 国内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应从“心身关系”视角进一步加强。与“心脑关系”研究相比,国内“心身关系”视角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方面,我们可借鉴国外研究提出的相关理论阐释汉语指称现象,如: 我们可研究 Langacker 提出的四种观察方式在汉语指称现象中是如何体现的; 还可从移情视角开展英汉语的对比研究,对比移情因素在英汉语的指称现象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 2) 在已有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可从英汉对比的视角进一步推进。已有主体视角的英汉对比研究主要围绕“可及性”这一概念展开。除这一概念外,我们还可以围绕心理空间理论以及“心身关系”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展开英汉对比研究。如 Epstein 认为,英语定冠词的基本意义是向听话者标示不同心理空间之间有一条“访问路径”的存在,听话者循着这条路径去建立或找回话语中的指称对象[10]( P345).它的使用同时表明找回指称对象所需的知识是可及的---这些知识或是激活的,或是能被激活的,并存在于空间的动态更新之中。与英语相比,汉语没有冠词。在这种情况下,汉语定指现象中的“访问路径”是如何建立的? 此外,已有研究涉及运用观察概念阐释指示词指称,并认为使用英语中的近指语表明指称对象是说话者当前关注的焦点,而非近指语表明指称对象虽然受到当前说话者的指称关注,但是并非关注的焦点。定冠词“the”的使用仅表明指称对象受到了说话者的指称关注,不涉及是焦点还是非焦点的问题[25]( P245 -259).与英语相比,汉语中同样存在近指语和非近指语。值得探究的是: 汉语中是否存在不涉及焦点或非焦点的指称形式? 这种指称形式在汉语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除借鉴对比外,未来国内研究还可从拓展研究现象、开展主客体对比以及跨学科研究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已有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

  ( 1) 国内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可从多模态的角度拓展研究现象的范围。日常交际中的指称行为是一种多模态行为,由含指称语、指称手势、指称目光在内的多种模态共同配合完成; 但现有指称主体视角的认知研究大多只关注指称语,关注其他模态的研究较少,暂未发现探讨指称行为中多种模态相互配合背后的认知因素的研究。在这一方面,未来我们可以运用 Norris 提出的多模态互动分析的框架开展相关研究[26]( P80 -98).多模态互动分析提出结合交际者的意识和模态的体现两个方面来分析多模态互动行为,其中意识具有前景、中景和背景之分。

  在模态的体现方面,Norris 认为,多模态互动分析的单位是行为,分析行为涉及的概念包括行为的模态密度和行为的模态结构,其中模态密度指的是交际者在某一时刻使用某一种模态或同时使用多种模态完成交际行为,模态密度的高低反映了交际者对这一行为的注意力程度的高低。如果我们把模态密度的高低与注意力/意识水平的高低看成是两个变量,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种大致的正相关关系。

  模式结构是一个由模式密度派生出的概念,指的是模式之间的高低等级关系。

  就多模态指称行为的认知研究而言,我们可以在上述多模态互动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探讨指称行为中的不同模态如何互动,共同配合完成处于指称行为主体的认知前景、中景或背景中的指称行为。

  如我们可以比较处于意识前景的指称行为与处于意识背景的指称行为在模态体现方面的异同; 也可以运用模态结构的概念,分析在处于意识前景的指称行为中多种模态如何互动完成指称行为。这样的研究一方面能从认知视角加深我们对指称行为的认识,另一方面能拓展已有指称主体认知研究所涵盖的现象范围。就研究方法而言,具体研究既可以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实例,也可以探索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标注多模态语料并进行量化分析,在探索模态互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规律背后的认知因素。

  ( 2) 影响指称行为的认知因素不仅包括指称主体的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因素。

  认知本体概念由 Fraurud 提出。她认为,我们谈论事物的方式受到感知方式的影响,而感知方式的数量受实体内在本体属性的限制[1]( P65 -87).这两种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区别及联系是一个值得未来研究的课题。

  以 Ariel 提出的“可及性”概念为例,这是一个属于指称主体认知范畴的概念[5]( P65 -87).与此同时,Vogels等认为,指称对象的生命度也会对指称现象造成影响[27]( P101 -124),这一影响的原因可用“概念可及性”这一概念进行解释。概念可及性指的是潜在指称对象的心理表征从记忆中激活或提取的容易程度[28]( P50).概念可及性高的物体具有概念习得较早且在成人的知识系统表征丰富的特点,因此容易提取。这两个可及性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 概念可及性程度的高低主要受指称对象本体因素的影响,如有生命物体的概念可及性高于无生命物体的概念可及性。而属于指称主体认知范畴的可及性主要受回指语与先行词的距离等四方面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存在上述差异的同时,这两个概念在指称语层面的体现也具有相同点: 可及性程度高的物体一般用形式经济的指称语指称; 与此相同的是,生命度高的物体概念可及性高,同样倾向于用形式经济的指称语指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使我们思考: 这两个可及性概念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共同认知机制?

  除可及性概念外,指称主体的移情概念、参照点认知等与指称对象的认知本体因素是否存在联系?

  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后续深入探讨。

  ( 3) 现有以语言学为主要学术背景的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取向都是从语言现象入手,提出心智模型,再到人脑的生物神经层面上找证据[2]( P302).本文综述的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大部分可认为是心智模型回归于语言现象,即运用认知概念和理论来研究和阐释指称现象的研究。从我们所掌握的文献来看,暂没有看到基于“观察语言现象-提出心智模型-生物神经层验证”这样一个完整研究链的指称认知研究。究其原因,指称领域的语言学家一般不具备神经生物学的背景。此外,心智模型( 相当于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认知模型) 的提出也大多基于猜测,很少基于实证[2]( P302).

  如采用这一完整研究链的研究思路,未来我们可研究包括参照点指称、回指在内的诸多指称现象在大脑皮层的表征机制。这方面已有相关理论可供参考,如蔡厚德和赵坤所介绍的神经科学家 F.Pulvermülle 及同事提出的“语言表征的神经生物学理论”[29]( P504 -507).显然,基于上述完整链的指称研究需要来自语言学、心理学、神经认知研究领域学者的相互合作。可以预见,这样的指称研究不仅能验证已有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 还能使指称和其他领域的语言认知研究逐步走出以理论设想为主的现状,真正实现与认知科学的融合。

  五 结语

  本文首先借鉴“心脑关系”和“心身关系”这两个概念分析国外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从总体来看,围绕“心脑关系”所开展的指称认知研究多于围绕“心身关系”所展开的研究,这可能与“心脑”研究的历史相对较长有关[2]( P290).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国内主体视角的指称认知研究进行了展望,从借鉴对比和拓展深化这两个方面提出了有待继续深化研究的五大方向。在国内指称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30]( P122 -126),本文有助于国内指称领域以及认知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者了解指称认知研究的现状,进而推进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lx/2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