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0:07:37 所属分类:新闻 浏览量:
关键词: 媒介场 场域理论 布尔迪厄 [摘要]:为了更全面地研究中国的媒介改革和各种现实问题,需要一个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适合中国国情的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成熟范式作为切入口。本文提出,“媒介
关键词: 媒介场 场域理论 布尔迪厄
[摘要]:为了更全面地研究中国的媒介改革和各种现实问题,需要一个在宏观和微观方面适合中国国情的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成熟范式作为切入口。本文提出,“媒介场”范式具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视角。在回顾了场域理论的发展历史后,本文重点对布尔迪厄的媒介场范式进行了介绍和批判,并且对其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方向。
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的媒体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双重体制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2]如何去理解和评价这些矛盾,成为一个学术热点。研究者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一些成果囿于各自细分的领域,零敲碎打,往往缺乏整体的解释力;一些则由于政治和经济立场的缘故,缺乏必要的反思(reflexivity)与批判,导致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不平衡。因此,寻找一个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均具有相当解释力的研究范式(paradigm)或许可以成为此类研究的突破口。
随着西方传播学的引入,几种主要的媒介研究范式也逐渐成为中国研究者所熟悉和使用。例如史蒂文森将传播研究的范式划分为三种:批判理论、受众研究及媒介研究。[3]批判理论主要从政治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关注社会宏观结构对传播的影响;受众研究则从文化研究那里借用了许多理论资源,着重分析微观符号领域的控制与反抗;媒介研究则从现代信息技术(而不是传播内容)引起的时空关系变化入手,阐释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这些范式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与学术传统,如果我们悬置这些外在因素不论,每种范式也都存在一定的理论盲点。比如批判理论中,经济决定论和结构主义的色彩较浓,忽视社会行动者的能动性;受众理论则相反,将行动者的能动性夸大,甚至走向民粹主义;媒介理论则有强调媒介,轻视传播内容与具体社会语境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因此,我们需要寻找的,应该是能克服类似结构/文化、宏观/微观这样的传统二元对立的研究范式。
其次,这些来自不同的学术传统与社会语境的研究范式,在其原产地,均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与合理性,然而,南橘北枳,这些欧陆北美的“土特产”一旦舶来后,就成了“洋玩艺”,如果未经甄别与批判,就直接用来解释中国的经验,常常有答非所问,隔靴搔痒之感。所以,我们所需要的研究范式除了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外,还应该对中国当下的特殊经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解释力。
媒介场理论的探索,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一、场理论与社会科学
“场”(field)是一个来自物理学的概念,指物体周围传递重力或电磁力的空间。它最早由物理学家牛顿提出,用以解释重力的作用原理,其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场的概念来解释电磁力。
场理论被引入社会科学,始于格式塔心理学,该学派创造了“心理场”等概念,其中尤以库尔特.勒温(1890─1947)的场论最为著名。在勒温的研究中,他赋予场论以元理论的地位。他认为最好把场理论 “理解成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分析因果关系和建立科学结构的方法”。[4]
勒温认为:场即生活空间(life space),也就是“个人”加上(心理的和非心理的)“环境”。或者可以表述为,在特定时间,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是一个个人的主观因素,客观环境及被主观化了的客观环境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上述看法可以用公式表示:
B=f(PE)=f(LS),(B表示行为,P表示行为主体,E表示环境;LS表示生活空间)。
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场理论借助一些物理学的概念,注重位置、位移、认知结构、力(位移趋势)、目标、冲突、恐惧、期待、希望、内疚、权力、价值等因素的研究。研究者将勒温提出的心理场的理论特点总结为:动力观、整体观、系统观、心理取向、整合倾向、建构法和数学表达。[5]
撇开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不论,就其研究范式而言,勒温的场论对媒介场的研究具有以下三点启示:(1)用生成的方法而不是分类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不是关注区别,更多地关注相互依赖与联系,试图从整体上描述导致某种行为的多元的、复杂的影响。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经济上、合法性上均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这样一种研究范式无疑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2)场理论认为各种力量的平衡是暂时的。与功能主义范式不同,它更倾向于描述场域内的各种变动和冲突。主体或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原有张力的变化。这样,就把历史(时间)维度引入到场域研究之中,研究某一时刻场域的特征必须考虑前一时刻与此刻的变动。
(3)勒温认为,对场的研究必须数学化。勒温在这一点上受到卡西尔的影响,后者认为数学化仅是定量的,而且是定性的。所以勒温坚决认为,一切人类行为皆可严格准确地数学化。他曾教导学生,最好只问那些能使用一定技术解答的问题,如果不能学会忽略那些没有准备好做确切回答的问题,将什么也解答不了。我们可以发现,后来布尔迪厄在进行其场域研究时,也非常注重统计等经验研究方法的应用,[6]可以说场理论也是一个兼容定量与定性研究的范式。
勒温将场理论成功地引入了社会科学界,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心理学问题,所以在普适性方面仍有不足(比如主张精确的数学化)。在把场理论彻底普遍化并确立为元理论的过程中,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做出了巨大的贡献。[7]
布尔迪厄通过长期的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逐渐远离当时盛行于知识界的结构主义,雄心勃勃地发展起一套旨在打通结构/能动(客观主义/主观主义)、宏观/微观这两个二元对立的一元理论体系。在对社会的研究中,很久以来就存在着两种取向。一种是从涂尔干的《自杀论》发展起来的社会物理学研究,将社会看作客观的结构,这一结构决定着其中个体的行为方式。换言之,社会运行是一些客观规律产生作用的过程,其中的行动者不起最终的决定性作用,是一些被结构操纵的文化傀儡(culture dope)。我们只要通过统计学或人类学观察,从外部就可以发现这些客观的规律。在传播学研究中,比较典型的是拉扎斯菲尔德的效果研究,他在人民的选择研究中的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PP)和一系列多元分析,就是试图通过统计数字来描述传播流在人际网络中的客观规律,而对信息接收者的意义解读,基本不关注,就连美国社会学者也对这种机械化的研究颇多批评。[8]
另一种取向则恰好相反,强调行动者的能动性,像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一取向也被称作社会现象学的研究。像受众研究中菲斯克、洪美恩等人的工作,主要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范式。信息解读者被看作是一群狡猾的游击队员,可以在主流意义的枪林弹雨里躲闪,采用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进行微观政治抵抗。
两相对照,前者从大处着眼,但失之粗疏,后者细致入微,但又常常以己度人,一叶障目,因此,在重视宏观还是重视微观方面又产生分歧。
布尔迪厄在长期的人类学经验研究和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后,在惯习(habitus)、资本(capital)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场域(field)的概念。在现实的世界里,一个社会总是会分化成许多的空间,比如生活、艺术、科学、宗教、经济、政治、学术、教育等空间,它们具有相对不可通约的法则、规律和权威形式,相应地,就需要用场域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9]简言之,用场域的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
在一个场域中,不同的个体占据不同的位置,这种位置是由其掌握的资本来决定,同时不同的位置也影响着对资本的支配。布尔迪厄所说的资本不仅包括马克思提到的经济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相比,后两种资本通过家庭出身与教育等因素积累形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三者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处在场域中的个体或单位在不同的位置上,争夺资本和位置。
场域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首先,场域中诸种客观力量构成了一个像磁场一样的体系,具有某种特定的引力关系,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身上,是一个被结构化了的空间。其次,场域也是一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争夺的对象不仅包括资本的垄断权,还包括场域规则的制定权。布尔迪厄曾小心地把场域比作一种游戏。[10]我们在场域中的活动与参与游戏一样,会遵循一定的规则,即游戏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合作关系。我们手中掌握着不同的“将牌”,也就是我们掌握着不同的资本。资本的价值,取决于某种游戏的存在。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场域中灵验有效,它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游戏者的力量关系对比取决于游戏者在其中的位置,根据不同的位置及资本,行动者采取不同的策略。第三,场域中的法则是历史的,它是不断生成和变化的结果,其动力就来源于行动者的争夺。
惯习,是关于场域中行动者的理论。前面提到,关于个人的描述,一直以来存在着结构与能动的二元对立,但布尔迪厄在“身体”上找到了二者的平衡点。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场域内的实践,行动者会形成一种类似下意识的惯习,在一定条件下,它会被激发出来。就像一个球场上的运动员,他身体的行为并不完全来自于理性的策略和计划,有许多来自感觉而不是深思熟虑,但是从观众看来,这些行为又恰好是在某种情况下行动者最合乎理性的行为。因此,行动者的行为方式既具有理性的一面(讲求策略)又具有非理性的一面(被结构决定的无意识),用布迪厄常用的矛盾修饰的(oxymoronic)表达,即“无意识的策略”。简言之,“惯习就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
经过布尔迪厄的发展,场理论成为一个具有相当普适性的元理论和研究范式。布尔迪厄极具魄力地打破学科界线,用场域分析了消费品味、艺术、政治、体育、电视、大学、摄影、博物馆等对象,显示了场域理论强大的解释力。
二、媒介场
1996年,布尔迪厄出现在法国的巴黎一台中,做了《关于电视》和《记者场与电视》两个电视讲座,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利用电视来为电视解魅。同年,讲座内容被印成一本名为《关于电视》的小册子出版,其批评直指新闻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电视场、新闻场等概念,随后,他又与其他的研究者一起,将上述概念进行整合,提出了“媒介场”(media field)的概念。这里的“媒介”指规模生产的大众传播媒介[11],尤以其中的新闻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在目前,新闻与娱乐越来越难以区分,娱乐对于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实际上讨论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新闻。电视场和新闻场都是媒介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这两个场域的讨论均可视作媒介场的研究。
首先,就像在分析其他场域前的做法一样,对媒介场的分析也面临着将研究对象客观化的任务。布尔迪厄认为,在分析一个对象之前,需要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这是他一贯提倡的反思性的表现。简言之,就是如何为研究者寻找一个合法化的立场。因为研究者也处在各种场域之中,比如学术场同时也会受到媒介场的影响(比如布氏也提到过学术“快思手”与电视界合谋互搭梯子的做法),所以在研究中,需要时刻反观自己,避免格尔兹所说的“曼海姆悖论”。[12]通俗地讲,就是不要做一面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的镜子,避免只我例外的自负。在传播学的研究里,也存在这样的自负,我们可以举麦克卢汉为例。一方面他提出,因为电子媒介造成中枢神经的延伸和截除(延伸等于截除),整体麻木的人无法认识媒介的真正影响,另一方面又认为只有诗人和自己这样能制造“反环境”的人才具有某种解释的特权,这就造成其理论上的困境。[13]之所以要将研究对象客观化,还因为各个场域都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需要去魅。布尔迪厄研究艺术与消费品味前,首先对康德所说的艺术超功利性、感性的品味与反思的品味的划分进行了批判,反对那种认为“艺术超越现实生活”,将艺术生产与欣赏神秘化的神话,将欣赏品味与世俗的、唯物的根源与他律性联系在一起。[14]在媒介场内,也存在着诸如客观性、第四权力、舆论监督、市场民主、传播/宣传对立等神话,在研究之前,首先也需要将其客观化。
在对法国电视场的研究中,布尔迪厄将重点放在了电视场(媒介场)符号暴力的形成机制上。所谓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是在物质暴力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后产生的一种隐蔽权力。他认为权力或者资本都可以变成符号性的,并且发挥某种特殊的支配性影响,这就是符号权力或符号暴力。符号暴力是一种参加者意识不到的共谋。比如说电视中的社会新闻,将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反常的事件或名人那里,同时还占用公众的时间,将公众行使民主权利所应该知道的严肃信息排斥出人们的视野。此外,电视讨论中存在一系列隐藏的审查机制,像采访对象的选择、时间的分配、讨论者的确定甚至事先程序的策划等都使得自由交流变得困难,剩下的只是陈词滥调。
不仅如此,由于媒介特殊的中介(mediating)角色,电视还把他律引入到其他的自治领域。借助电视的力量,一些学术“快思手”得到了无法从同行那里得到的认可。同时电视以扩大观众为由,降低了进入某些场(司法、学术场)的入场权,干预了这些场域的自治。
当然,电视场(媒介场)的这些问题并不能归结于媒介本身,布尔迪厄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法国媒介场的自律程度在不断降低。每个场域的都只具有半自主性,但是新闻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比其他的场域更容易受外部力量的作用,甚至比政治场更容易受市场、受众的控制。
不过,同艺术场、学术场、文化消费场的研究相比,由于追求通俗化,布尔迪厄对电视场的讨论显得比较随意和粗疏,并没有像其他的场域研究那样从场域的生成角度来进行历史的描述,也缺乏对微观行动者与宏观结构之间精细地联结。因此,人们想象中全面的媒介场研究,大多来自布尔迪厄对其他场域研究方法的移植。在此之后,一些学者对媒介场理论进行了更全面的讨论,有的还对法国的媒介场构型进行了描述。罗德尼.本森认为,在理论上,媒介场概念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传统的传播研究贡献良多:
首先,聚焦于中观层面的“场域”为传统上割裂的宏观的新闻媒介“社会”模式(诸如政治经济、霸权、文化和技术理论)和微观的“组织”研究路径架设了理论与实证合而为一的桥梁。其次,相对于不是集中于新闻机构就是集中于受众(但很少同时集中于这两者)的那些研究,他们的场域理论侧重于两者间的联系。此外,它挑战“被动”-“主动”受众这种二分法,坚持生产和接受周期的预设的和谐。再次,场域理论突显变化的过程,包括媒介场域自身是如何变化的,以及一个重组(reconfigured)的媒介场域是如何影响其他主要的社会部门的。最后,与英-美式的严格区分研究与政治间关联(engagement)的趋势相反,布尔迪厄、Champagne等人建议并实施一个将政治和知识分子行动混合在一起的项目,以此为他们所认定的社会顽疾疗伤。[15]
这一研究范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也并非完美无缺。首先,研究者注意到,虽然布尔迪厄表面上与结构主义表示了彻底的决裂,但实际上在布尔迪厄的研究中,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结构主义倾向。对习惯中非理性(结构)强调得过多,而策略的方面关注得较少,对于阶级、家庭出身、教育等投入了相当的关注,而对于行动者本人的策略与选择,则着墨不多。
第二,在媒介场的研究中,重视生产而忽视消费。这一点上,布尔迪厄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精英主义立场,对大众的解读能力表示了怀疑。为了回避意义的多元性,循着他特有的同源相似(homology)的思路,认为媒介通过自己的受众定位,会与特定的消费群体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意义即使不总是被完全同意,但也是能够被理解。他要求更多地按照“相互调整”(mutual adjustment)而非“说服”(persuasion)与“抵抗”(resistance)”的角度来考虑任何新闻单位和其受众间的关系。顺此思路,意义斗争的真正位置并不在任意特定的文化生产者和他们的受众之间,而在为生产有关“社会世界”的合法知识的权力进行相互竞争的文化生产场域(生产者与同质受众)之中,这样就用生产者的竞争代替了意义解读的多样性。且不说这种想像的同源相似是否存在,至少就目前中国而论,媒介的细分还未到达这种消费者与特定媒介天然平行的局面,具有强大渗透力的“大众”媒介依然存在(比如新华社的通稿、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等),意义解读的恼人问题仍然挥之不去。
第三,没有为普遍主义留下立锥之地。与哈贝马斯相反,在布尔迪厄的场域研究中,相对主义的色彩较浓,权力均被还原为经济资本,而对权力的合法性本身并不作界定。他更关心的是权力的运作方式,而对是否存在合法的权力,则暂付阙如。[16]但实际上,媒介总会受到不同权力的影响,如果不加区分,就会曲解媒介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得出悲观的结论,比如认为一切媒体皆受权力的干预,皆受经济的影响,但却不区分是何种权力、何种交换。[17]
三、媒介场范式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适用性
虽然布尔迪厄的媒介场理论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它对于中国的传播研究仍颇具启发性。这个范式最吸引人的,就是它非常适合于解释中国当前的媒介发展现状。
首先,这个范式本身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弹性。从勒温的探索开始,场理论就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方法,它的优势在于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现实世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传统上讲究礼俗而非法理的社会来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另外,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场理论只是一个研究大纲,没有做过多的理论预设,需要从经验研究中描述场的形成历史与行为规则,给研究留下了宽阔的空间,可以避免从理论出发到现实中寻找证据的教条式研究,有利于从中国的特殊经验中发现中国媒介场的独特规则。布尔迪厄成功地将这一范式应用于消费品味、艺术、体育、电视、大学、摄影、博物馆等场域,中国的研究者也在尝试着将场域范式其应用于文学场、日常权威、通俗文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8]
其次,场域理论将场域视作为一个不断斗争变化的空间。不同的行动者和单位手中的资本随着权力场和经济场的变化在不断升值贬值,他们的占位也随着时间在改变。而与此同时,由于过去教育与实践形成的惯习不会因为场域的变化而立刻改变,这会导致原来一部分成员的不适与错位。而新的成员进入场域后,则试图通过自己的行为,要么获得更多资本,要么改变场域规则。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冲突范式,尤其适合于解释中国目前复杂的媒体改革和市场化进程。
第三,场域理论可以兼顾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研究,不仅可以描述个人在场域内由于不同的惯习、占位、资本和策略如何行动,还可以描述不同体制与经营方式的媒介群体在媒介场中如何争夺,甚至还可以勾画权力场、经济场、文化场与媒介场的复杂关系。既可以描述物质权力,也可以兼顾符号权力。而像文化研究范式,在解释微观符号权力运行方面具有专长,但在描述宏观物质权力(世俗的权力)方面,则鞭长莫及。考察权力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符号暴力是物质暴力的辅助手段,随着物质暴力合法性的消失,符号暴力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首要问题,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但是在我国,所有的媒介均属国有,国家权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力与合法性,其性质决定它与西方国家具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只谈微观符号而无视宏观国家权力无疑有些舍本逐末,不得要领。
第四,场域理论可以对场域内行动者的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均有所兼顾。传播学研究中,无论是经验学派还是政治经济学派,对生产者的研究中,均强调结构,像休梅克与里斯在《中介讯息》中画出的静态系列同心圆模型就是一个典型。[19]这种模型对于媒介体制相对稳定的美国来说,具有适用性,但对于正处于变革与权力重组过程中的中国媒介场则容易忽视行动者能动地改变场域规则的一面。中国的媒介改革是在至下而上的推动中缓慢进行的,全球媒介场对下层的行动者们的习惯影响颇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幻象导致中国部分媒介工作者结合自己的位置与资本,运用种种策略推进媒介场规则的改变。[20]媒介场范式恰好可以在这方面生动精确地描述中国媒介改革的复杂性。
四、中国媒介场研究的策略及方向
尽管用场域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媒介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产生的语境不同,布尔迪厄等提出的媒介场理论对中国的经验未必完全适用,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反思与批判,其中最主要的有三方面,一是确定中国媒介场中的关键资本,二是对媒介场的构型(configuration)予以重视,三是对媒介场的相对主义倾向进行批判。
布尔迪厄的媒介场理论同样产生于西方语境,相应地,也更强调分析符号暴力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此,媒介场的构型主要围绕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展开。经济资本概念直接来自马克思,这对于中国也是适用的。文化资本是仿照马克思的经济资本提出的新概念,它包含三种形式:具体的状态、客观的状态和体制的状态。[21]将资本概念引入场域的分析,尝试用经济学的方法还原社会现象,并不是接受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布氏认为这种假设是幼稚的),而是要祛除符号暴力的神秘性。前面已经提到,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符号暴力固然值得我们重视,但是宏观权力也不可忽视,因此,除了诉诸符号的文化资本外,有必要引入政治资本来描述国家权力对媒介合法性的认定,这里所说的政治资本,与日常语言中所称的概念类似,泛指为获得国家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承认而进行的投入。显然,中国的媒体要在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占有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布尔迪厄及其他研究者在构造法国媒介场时,并没有对媒介场的进入者进行更仔细的划分。受到舒德森的影响,[22]布尔迪厄曾经对高级报纸与大众化报纸进行过区分,但总的来说,法国学者把法国媒介场看作为一个同质化较高的场域,没有对媒介场内部多作考察,将重点放在了媒介场与权力场、经济场的关系研究上。但在中国现阶段,媒介场进入者的身份就具有相当大的异质性:既有传统的党报系统,又有市场取向较高的都市报、地方广播电视系统,此外还有一些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介入的媒体,依赖性很强的行业媒体,甚至还有潜藏于地下但是实际影响不可忽视的非法出版物市场,传播技术的进步(具有较高自由度的网络媒介的加入),使得媒介场的构型更加复杂。因此,对于中国的媒介场研究来说,不仅媒介场与其他场域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对媒介场内部的研究也应予以重视。
第三,中国的媒体改革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其方向会影响到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因此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中对权力不加区分的相对主义倾向需要克服,以保证学术研究对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媒介场研究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理论取向上,还表现在研究方向和领域上。布尔迪厄认为,分析一个场域,要涉及三个必不可少并内在关联的环节:首先,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其次,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第三,要分析行动者的惯习,亦即千差万别的性情倾向系统。根据中国当代媒介场的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展开媒介场的研究。
首先,在媒介场生成史的考察中,确定媒介场与其他场域之间的关系。中国当代媒介场的形成过程,也是媒介场自身不断调整与权力场及其他场域关系的过程。如果简单地将媒介工作者的角色划分为中立者(neutrals)和参与者(participants)的话[23],那么,不管是作为党的喉舌还是人民的喉舌,中国当代媒介场一直与权力场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场也一直在追求自治,与权力场的冲突有时还会激化(如1957年,20世纪80年代末)。因此,要对媒介场构型和规则做出准确的描述,需要对媒介场的形成过程做全面的历史考察,特别是对一些话语(如宣传)和规则(如批评报道的级别)做历史个案研究。
其次,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对媒介场内各种媒介及工作者的占位与关系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经营体制的差异应该成为划分入场者的重要依据。媒介场的新进入者为了争夺资源,让游戏规则对自己有利,会采用把自己与原有成员加以“区分”的策略,提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资本取向,往往成为变革的推动者。不同体制的媒介所占有的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均有差异,与权力场、经济场的相对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两种资本可以进行转换。经济资本增长迅速的媒介会被政治权力主流化,被迫用经济资本换取政治资本;而另一方面,政治资本积累又会造成一定经济上的垄断,以获得额外的经济资本;还有的媒体在经济场中经营亏损,但由于掌握较多政治资本,从而在政治场中通过转换实现盈利;另一些媒体通过主动边缘化放弃部分政治资本,冒险换取经济资本。于是有时会出现经济亏损政治加分,政治亏损经济加分这样特殊的以输为赢的现象。
再次,研究媒介场内行动者的惯习与策略。惯习的形成中,非常重要的是家庭出身与教育,这就将大学场纳入到媒介场的研究中。此外,还应该关注新来的媒介工作者是如何进入场域,资深的媒介工作者如何调整原有惯习适应媒介场变化。在这个问题上,50年前布里德对新闻编辑室里的社会控制研究在现在看来尤其具有启发性。[24]除了习惯外,场域内行动者的“幻象”也值得深入研究。布尔迪厄使用的“幻象”(illusio)这个词来自拉丁语的ludus,即“游戏”之意。卷入游戏的游戏者彼此敌对,有时甚至残酷无情,但只有在他们都对游戏及其胜负关键深信不疑,达成共识时,这一切才有可能发生。游戏者都同意游戏值得参加,是划得来的;这种同意的基础并非一份“契约”,就是他们参加游戏本身。不同的场域中存在不同的幻象,之所以说它们是幻象,还因为不同的场域之间这种共识不可通约,在另一个场域的人看来,场内人所深信不疑并且全力争夺的目标有可能就是一种虚幻的存在。媒介场中的幻象让媒介场在某些情况下,至少表面上看来超越了权力与资本的游戏规则。正是这些幻象,吸引了无数的行动者投入到媒介场中。对于中国近现代的革命者来说,媒介的争夺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他们坚信通过媒体的宣传,可以改变历史,许多报人甚至因办报而失去生命。而对于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来说,媒介是一个客观公正的记录者,他们相信自己正在记录“明天的历史(素材)”或实施社会正义,这种责任感迫使他们仔细求证,冒着危险揭露社会阴暗面。而对于另外一些人而言,艺术是他们终极的追求,这种幻象使得其参与者有时不顾政治与经济的约束进行试验性的探索。当然,这些幻象与惯习并非只是消极地被场域所决定,它们还会主动改变场域法则。
最后,除了对媒介场的生产进行研究外,还应对媒介场中消费者的习惯和策略进行考察。布尔迪厄在其著名的《区隔》(Distinction)中,对消费者的习惯和策略有着非常精彩的研究。应该说,消费者对意义解读,也是中国媒介场中非常微妙的地方。经过长期的磨合,中国的消费者对媒介信息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与敏感,许多微言大意就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默契进行传递。比如“负面报道正面做”就是在政治权力与消费者意义需求之间达成的一个妥协。因此,这种相互的默契如何形成,消费者如何在信息的多重解读中准确获得生产者的编码,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源于对消费者习惯和策略的了解。
当然,作为一个导论,本文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应该研究的问题穷尽,相信媒介场的研究会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起来。
[注释]
[1]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媒介场研究”课题成果。
[2]如李良荣:《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
[3]尼克.史蒂文森(2001):《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
[4]Lewin, Kurt (1951), edited by Dorwin Cartwright,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 N.Y.: Harper & Row, p.201. 以下未注明勒温的文献,均出自该书及勒温(1997)着《拓朴心理学》,竺培梁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5]申荷永:《勒温心理学的方法论》,《心理科学》,1990年第2期。
[6]当然,布尔迪厄同时也认为定性研究是基础,统计研究是辅助性的,要符合常识。见《区隔》(Distinction)英文版第22页。
[7]布尔迪厄的著作近年来也陆续译介到国内,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他与华康德(1998)所著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此外,包亚明(1997)翻译并编著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也是较早引介布尔迪厄理论的书籍,但其中一半以上内容与上书重复。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论电视》(许钧译)是布尔迪厄集中论述有关媒介场内容的著作,此外,《新闻与传播研究》杂志2003年第1期韩纲翻译的罗德尼.本森所写的《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也是一篇比较全面论述媒介场的中文文献。除此以外,本文所参考的布尔迪厄著作还有: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布尔迪厄(2003):《实践感》(1990年被译成英文,名为《实践的逻辑》,The logic of Practice,是布尔迪厄在英语世界影响较大的作品之一),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布尔迪(2001):《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皮埃尔.布尔迪厄、汉斯.哈克(1996):《自由交流》,桂裕芳译,三联书店;布尔迪厄、帕斯隆(2002):《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布尔迪厄(2004):《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商务印书馆。如无特殊情况,不再一一注出
[8]C.赖特.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
[9]布尔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33-134页。
[10]尽管场域在某些方面与游戏与有所不同,比如它并没有成文的规则,也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裁判者。
[11]除了规模批量生产外,还有一些小规模以特定受众(主要是针对文化生产者)的媒介生产,主要是表演或展示给受众,比如先锋艺术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会转化为规模生产的产品。见戴安娜.克兰(2001):《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
[12]克里福德.格尔兹(1999):《作为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出自《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3]见马歇尔.麦克卢汉(2000):《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
[14]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5]罗德尼.本森(2003):《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韩纲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16]包亚明(1996):《文化资本与炼金术》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
[17]杰夫瑞.C.亚历山大(2003):《还原的实在:皮埃尔.布尔迪厄失败的综合》,出自《世纪末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8]邵燕君(2003):《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翟学伟(2004):《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海龙(2002):《当代中国的通俗文化与媒介场》,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
[19]Shoemaker, P.J. & Reese, S.D.(1996) ,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2nd edition, N.Y.: Longman.
[20]一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可以参见孙玉胜(2003):《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
[21]布尔迪厄(1996):《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出自《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2]Michael Shudson(1993):《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韩尚平校,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23]Johnstone, J. W. C., Slawski, E. J., and Bowman W. W. (1972), The Professional Values of American Newsme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 522-540.
[24]这一研究的另一个重要之处在于提示我们,新进入场域者既有可能是变革者,也有可能是接受原有规则的保守者。见Breed, Warren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Vol. 3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xw/26016.html
上一篇:纸媒网媒差异化竞争的起点
下一篇:论大众媒介与文化选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