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钢琴课教学研究
时间:2015-12-20 21:34:54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要适应时代的步伐。适应非钢琴专业学生的需要 从我国的国情看,持续的钢琴热,需要大批的专业素质好、业务强的师资队伍充实到钢琴教学的队伍中来,这样才会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的教学效果,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提高整个国民的音乐素质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要适应时代的步伐。适应非钢琴专业学生的需要
从我国的国情看,持续的钢琴热,需要大批的专业素质好、业务强的师资队伍充实到钢琴教学的队伍中来,这样才会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的教学效果,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提高整个国民的音乐素质。因此,教师思想观念的转移至关重要,从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祖国的钢琴教育事业。做为教师,只有把培养学生当作事业和使命,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钢琴师资队伍中来。教师在思想上还要重视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作为钢琴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演奏技能并掌握大量的钢琴曲目,在教学中,必须不断探索钻研,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才能为学生做好示范教学,让学生从课堂上直接受到启发和感染,更深刻的理解乐曲,提高学生对钢琴的了解和认识。
二、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钢琴课的重要性
钢琴的学习可以促进整个音乐专业及音乐理论学习,它的键盘使乐谱上所有的音符都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钢琴,使音乐理论的表述和学习成为方便操作和掌握的乐器。同时也为配器、视唱练耳等课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把这些学科和钢琴联系起来,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把音乐知识灵活运用。如在上视唱练耳课程时,把听过的音加上和声,弹出来。所唱的视唱乐曲,加上和声织体配上伴奏,这样就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从音响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使学生从课堂上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三、钢琴教学内容的转移
对于非钢琴专业来说,高校的钢琴教学不同于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音乐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音乐附中或各个艺术院校的学生,他们大多已从事多年的专业训练和系统的学习,基本功非常的扎实。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爱好音乐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不会弹钢琴,会弹钢琴的,也仅限于为了应付考学而现学的一两首乐曲,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的革新,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法则来要求高校音乐系的学生。高校音乐系的学生已是成年,他们学习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理解思维能力、毅力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不能过分的强调基本功和技巧,不然学生在毕业时只会弹几首作品。同时要开设钢琴教学教法等课程,系统的讲授钢琴教学的基本原则,了解钢琴基本教材的选择和运用,使学生掌握钢琴学习的基本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习中加深理解。把高校音乐系的毕业生不是培养成钢琴家,而是培养成未来钢琴家的启蒙教师。
四、教学方式上从单一授课向多种教学方式并存方面转移
目前,高校音乐系学生以声乐专业居多,再加上其他专业如舞蹈、各种器乐,几乎90%的学生钢琴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贯彻始终。学生入学后,集体课教学、分组教学、课题型教学等各种教学法交替灵活穿插运用。
在初级阶段,集体课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讲授一些共性问题如:弹奏的姿势、弹奏方法和音乐的表现手法的初步掌握等;学习的环境有利于意志和信心的培养,一些学生在小琴房里能够弹奏的很好。但是在比赛或考试时,却由于心理紧张而使得演奏水平大打折扣,甚至无法演奏。钢琴集体课给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一人弹,众人听,角色经常转换,锻炼当众表现的胆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和信心;增强集体意识,形成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学风,增强学生上进心与学习自觉性。
课题型教学也非常有效果,诸如用周广仁先生编著的钢琴演奏基础训练这本教材。全书用了20节课的时间,分专题概括地讲授了有关钢琴演奏的一些基础知识、弹奏法、练琴方法、音乐表现等课题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提高理论和演奏水平。
对于非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在教学上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要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灵活多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
五、修订相应的教学规章制度
非钢琴专业学生的演奏曲目的难度和数量有待进一步强化。目前,非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一直处在初级阶段,乐曲的技术含量较低,而每学期完成作品数量上较少,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对学生每学期演奏的曲目考试时当场进行录象,让学生每学期自己比较,从而找出不足,激励学习。每学期必须要完成教学大纲上要求完成的钢琴乐曲,平时多举行一些小型的钢琴音乐会,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督促学生,使他们正确对待钢琴的学习,从而进一步了解钢琴艺术,提高钢琴演奏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钢琴教育是学习音乐基础的基础,新的教育形势对高等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使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内容的主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6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