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20 22:18:41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主要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趣味,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种类。 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创作,使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过舞台表演、影像资料、电视播放、网络传播等传统表演途径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的重要组成内容。它主要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趣味,并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种类。
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创作,使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过舞台表演、影像资料、电视播放、网络传播等传统表演途径与现代高科技方式进行保留和展示,将原本自发的、娱己的、群众广泛参与的舞蹈形式,变成审美的、娱人的、群众广泛欣赏的舞蹈形式。
这不仅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也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保留。作为舞蹈编导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从民间取材,创作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一、民族学实地调查法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
“民族学专业是研究民族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专业。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
换句话说,想要弄清民族文学艺术,必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民俗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中的一种,必然与道德、艺术、哲学、科学等意识形态有共性,并相互作用。但是民俗,乃是社会意识形态诸形态之一,因之本身亦有其‘个性’,它与道德、艺术、哲学、科学等有所差别。”
同时,各民族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家庭婚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不仅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它们也都可以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素材和表现内容。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也在民族学的研究范畴之中。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也必须以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和依据。
“民族学实地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础,是民族学研究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指经过专门训练的民族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创作,同样需要到其原生的环境中,对动作元素及舞蹈语汇进行实地取材,获得原生态的第一手资料。如着名舞蹈家杨丽萍作为总编导,创作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在创作初期,“杨丽萍一头扎进西南民族地区的山水村落,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采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走遍了整个云南和西藏、四川甘孜、凉山的大部分地区,行程近20万公里,一处一处地选景、一个一个地挑演员、一件一件地购置服装道具,不断感受和收集民族歌舞,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经过了杨丽萍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云南映象》终于一炮打响,不仅在全国舞蹈“荷花奖”大赛中囊括了五项大奖,连续演出超过2000场,而且在海外48个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巡演。一方面,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播至全球,让世界各个国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歌舞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也使“原生态”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学者和民众眼中。尽管学术界对于“原生态”这个名词颇有争论,但是《云南映象》确实将这种存在于民间原始状态下的民族民间歌舞“原生态”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扬。
《云南映象》的成功,证明了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想要得到受众群的广泛认可,必须根植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环境。
因为民族民间舞蹈同中国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国际标准舞等有所不同。它们或是经过现代舞蹈工作者从其他艺术门类之中的提炼加工、或是在几个世纪的流变中产生了标准的范式、或是脱胎于传统古典舞蹈种类并与之形成完全不同的审美规范、或是重视竞技……民族民间舞蹈生产于民间、生存于民间,因此,其生命力也必须存活于民间。
二、民族学实地调查特点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
民族学的实地调查特点包含社会性和多元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实践性和探索性、艰苦性和变化性四个方面。
其中,每个方面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阶段的艺术采风,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关联。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更是如此,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动作元素及舞蹈素材。
1.社会性和多元性
舞蹈艺术重于抒情拙于叙事,民族民间舞蹈更是以抒发情绪、娱人娱己为主要目的。但是其中也不乏表现性的舞蹈形式。如,彝族传统舞蹈“老虎笙”中,就有很多模仿老虎劳动、生产、生活时的仿生性动作——“老虎捉食”“老虎播种”“老虎交尾”等。
2.历史性和现实性
“民族学的调查不仅有着深沉的历史性,同时还表现出敏锐的时代感,即现实性。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没有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昨日的现实,是今日的历史,今日的现实,很快又会成为明日的历史。”
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同样如此,一方面,从历史性的角度出发,对于在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而言,保护与传承,是最为重要的课题,如何将那些由老祖宗创造,并依靠口传身教为方式,世代相传的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完整无损的保存下来,不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断送其生命,是我们急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从现实性角度出发,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都为传统文化的保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眼中成为了过时的、老掉牙的,一些人不再认同传统文化,一些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我们尽管鼓励后者,但是这其中也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度”。僵硬、死板的保护,也许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一个活态的环境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开发、利用,使之适应现代审美观念,达到宣传效果,也许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条合适的道路。
源于西方的“芭蕾舞”“现代舞”和“现代芭蕾舞”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芭蕾舞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经过漫长的演变,在法国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标准范式,由俄罗斯人推广至全世界,成为流传至今的唯美艺术的代表。现代舞脱胎于芭蕾舞,由于芭蕾舞的僵硬守旧、题材单一,早期现代舞家,为了摆脱因循守旧的枯燥艺术,脱掉足尖鞋、白纱裙,告别仙女、王子、公主般的表现内容,赤足展现真实的自我。二者看上去互不兼容、甚至对立博弈,但在近现代,这对姐妹花竟然也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和补充,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现代芭蕾”也广泛被世界各地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由此可见,站在现实性角度而言,完全推翻一种古老的规则,创建一种全新的方法,可以创造一种新鲜事物的产生;将两种看上去互不相容的规则,混搭成为一体,也可以使传统事物发挥新生光芒。对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而言,这也不失是一种方法。因此,对待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我们应两手抓,一手注重历史性,将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以文字记录、影像资料、口传身教等形式完好无缺的保存下来;一手抓现实性,将其融入现代审美范式,乃至加入全球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为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发展,创造条件。
3.实践性和探索性
无论是民族学还是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所谓“采风”“田野调查”“田野作业”,都必须由人,亲自去实践、亲自去观察、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感受、亲自去了解。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很多舞蹈动作有着其独有的内在含义和表现情节。如彝族烟盒舞中的技巧性动作“蚂蚁走路”,是由男女两个人共同搭配完成的。动作时,男性四肢着地,像动物爬行,女性手脚同时倒挂在男性身上。两人头尾呈相反方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具有生殖崇拜意味的舞蹈动作,只有亲自感受、了解、体验了整个动作过程,才能了解其内在的含义。如果没有这个实践的经历,看这个动作也许只是觉得好玩、不知所云。
此外,我国拥有的56个民族中,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很多少数民族舞蹈还没有完全的被人们了解,因此,需要我们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者去探索和挖掘。找到这些散落于民间的舞蹈形式,将其进行整理、规范、创造、传授,最终展现在舞台上,为世人所欣赏和了解。
4.艰苦性和变化性
对于民族学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采风”“田野调查”大多不在高楼林立、钢筋混泥土充斥着的发达城市,很多地方交通还很不方便,甚至没能通电。“田野工作是了解他人最极端的方法之一。它意味着数月或者数年彻底地参与或融入其他人的生活中。它包括寂寞、混乱和极度的不便。它是困惑与惊异相伴。它也许会危及生命。它可以是任何事,浪漫除外。”
尽管这样艰难,我们仍然不能停止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开拓和探究。“艺术科学的研究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中间去,对于从前最被忽视的民族,尤其应该加以注意。以艺术本身而论,它们都有接受注意的同样的权利……如果我们有能获得文明民族的艺术的学科知识的一天,那一定要在我们能明了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之后……所以艺术科学的首要而迫切的任务,乃是对于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的研究”。
结语
对民族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中必须经历的田野采风相对比,笔者欣喜的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性。尽管他们的目的有所差距,但是他们使用的方法和经历的过程,是相同的。除了上述实地调查的特点之外,实地调查的类型、实地调查前的准备、实地调查的具体方法、实地调查的记录和调查报告等方面内容,也都是我们到民间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采风时所必须的。这些内容贯穿在实地采风的前期准备、实践阶段和后期整理资料的全部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28218.html
上一篇:山西秧歌独有的特色及其审美追求
下一篇:简述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