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其文化审美属性

时间:2021-10-23 11:27:27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古筝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古筝作为一种主要的演奏乐器,无论是在宫廷乐队,还是在民间表演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它的踪迹。由于古时候文化交流的局限性,古筝曲目大多数都是通过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1]。而在其流传过程中,难

  古筝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古筝作为一种主要的演奏乐器,无论是在宫廷乐队,还是在民间表演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它的踪迹。由于古时候文化交流的局限性,古筝曲目大多数都是通过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1]。而在其流传过程中,难免就会有失误或者遗漏的地方。一些优美但不完整的残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审美观念,被一代又一代艺人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所以,流传至今的每一首古筝曲目,都具有某个时期的时代烙印。即使是在新时代的文化背景的影响之下,那些古老的曲目也依然深深地吸引着现代听众。所以,及至今日,仍然有许多艺术家在继续着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古曲修复工作。同时,更有许多的古筝艺术家们,在曲目以及演奏技法的创新方面做着不断的尝试,力求能够使现代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精益求精[2]。让古筝这种极具我国民族特色的古老乐器,在新时代的审美视角之下,仍然能够在未来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以下主要围绕着古筝艺术的传统表现手法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其文化审美属性

  一、古筝艺术的传统表现手法

  (一)传统古筝曲目创作题材的特点

  传统古筝曲目对于题材的选择往往都比较单一,多数都是以叙事、写景和抒情以及根据地方音乐改编为主[3]。例如,著名的古筝曲目《高山流水》,就是人们根据传说改编,叙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二人,因为知音而建立深厚友谊的一段故事。而曲调优美抒情、充满活力的著名古筝曲目《春到湘江》,则是根据笛子独奏曲改编而来的[4]。乐曲描绘了春回大地,湘江奔流不息,鱼米之乡一派欢腾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家乡浓烈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见,传统的古筝曲目,无论是叙事还是以景抒情,都极具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单纯、质朴的民族气质。但是,由于传统文化和演奏手法所限,历史上的古筝曲目往往都是选择一个事件或者一处风景来进行细致的描述,很少会有大篇幅的综合性题材出现。

  (二)传统古筝演奏的技法特点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于中华大地,故被后人称为古筝[5]。受不同地域、文化以及弹奏者的传承和创新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古筝在其千年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各种不同风格色彩的艺术流派,每一流派也都有其独具特色的弹奏技法。例如,以山东、河南和陕西为代表的北派作品,多以刚劲有力的表现形式为主。而以浙江、潮州和客家为主的南派作品,则以细腻悠长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古筝弹奏技法,以琴码作为界线,分成左右两个演奏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为左右手两套不同的弹奏技法[6]。在传统的古筝曲目演奏当中,这两套弹奏技法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区别十分的明显。其中,左手技法主要是以按弦为主,在琴码的左侧,用食指、中指或者中指和无名指控弦,以达到润美音色的作用。其主要技法有按音、颤音和滑音等。而传统右手技法,则是在琴码右侧以右手除小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弹弦发声,控制节奏和琴音的强弱变化,是古筝发音的基本动力。主要技法有单音、和音、历音和持续音等。传统弹奏这种音韵结合的技法,在表现传统古筝曲目时,能够增添筝曲华丽婉转的韵味,使古筝演奏可以轻松达到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意境。

  二、现代古筝艺术的创新表现

  (一)现代古筝题材的创新

  现代古筝在选材上突破了传统古筝的局限性,具有与传统古筝完全不同的风格和内容。首先,它的取材范围明显扩大。不再只限于汉族本土的风土人情,而是融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7]。极大程度增强了古筝曲目的想象力,使作品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恢宏的气质。例如,著名古筝曲目《塔塔尔族舞曲》,就是根据少数民族的舞曲改编而成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古筝曲。筝曲第一段以强烈的情绪展现出少数民族奔放热烈的舞蹈场面;第二段转为优美,舒畅,以烘托载歌载舞的欢快气氛。最后一段则是舞蹈场面的再现,进入高潮。其广阔的音域和激烈跳动的节奏无一不带着满满的异域风情。

  (二)新时期古筝技法特点

  现代古筝艺术不仅在选材方面更加广泛,在弹奏技法上也有了极大程度地创新和突破。其中较为典型技法就是快速指序手法的广泛应用。例如,赵曼琴先生创作的古筝作品《井冈山上太阳红》,就大量使用了这种技法。与传统的以大拇指为主导的弹奏技法不同,快速指序法利用各个手指快速轮序弹奏的方法,就好像是接力赛一样,进行一轮又一轮地弹奏。而且每完成一组弹奏之后,都有一定的休息间隙,使整个右手的手指都能够处于一种比较放手的状态,从而使大拇指从传统的“勾搭”技法中解放出来。这种技法的优势在于手指触弦时的动作显得更具张力,使音乐的爆发感更加强烈。而且,手指的放松状态也更有利于进行后续更紧张的弹奏,使演奏的整体效果更加流畅。

  (三)新时期古筝弹奏形式的创新

  由于古筝流畅婉转的音乐特性和抑扬顿挫的情感表现形式,传统的古筝演奏基本都是采取独奏的形式。而在新时代的乐坛发展形势下,古筝改变了传统的演奏方式,开始与其他乐器配合,成为民族乐团中的一个重要演奏部分。这种演奏形式上的转变,不仅给古筝表演艺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出路,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古筝这一古老的乐器,在现代多种形式的民族乐器中,巩固自己的位置。而现代民族乐团融入了古筝优美的音色之后,也使乐团的整体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使乐曲的演奏效果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对于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现代古筝艺术的审美属性

  (一)古筝的审美性是主体与客体的连结

  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第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古筝艺术通过对现实情境的描述,来向听众展示作者强烈的审美感受。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在这一呈现过程中,既有作者本人的精心构思,也有演奏艺术家的润色和创作,更需要听众的了解和欣赏。所谓知音难求,指的就是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之间的审美是否能够产生共鸣。因为再好的作品如果没有人能够欣赏,也将会失去其审美价值。所以,作为连接作品创作者和听众的纽带,古筝演奏者一定要重视提升自身的审美情操,既要保持古筝艺术古老的文化底蕴,又要具备新时代的审美情趣,才能在充分表达作者审美价值的基础上,使作品为更多的现代人所接受和喜爱。最终提升作品的审美效果,增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联系。由于古筝作品的历史悠久,其中,大部分创作都是来源于民间艺术,所表达的审美观念也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质朴、善良、勤劳、热情的思想品德。所以,古筝曲目的审美属性中具有为大众所习惯接受的普遍性。正是这些由作品的节奏、韵律等基本因素所提供的普遍性,才使得古筝艺术能够在我国的历史舞台上经久不衰。然而,新时期的创作者在保持这种审美普遍性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人们对于个性和奇异等特性的喜好和追求。要在传统的普遍性上融入独特的现代审美观念,以促使古筝艺术能够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二)古筝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新时期的古筝创作,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民族音乐由于地域和人文风俗的约束所呈现出来的局限性。其创作题材更加丰富多彩,是现代社会多民族审美的综合体现。更有许多艺术家正在尝试着把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古筝创作中来,以期我国的古典音乐能够登上世界舞台。然而,任何艺术创作如果脱离了审美的普遍性,都必然难以长期存活。所以,无论怎样创新,古筝艺术都必须要建立在我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可以说,这种普遍的审美属性是古筝艺术存活和发展的根本。此外,观众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其实,就是对其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式的认同。不同的表现形式必然会吸引到不同层次的受众。新时期的古筝艺术,无论是在作品的创作和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使人们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在听觉上,都能够产生一种传统审美正在被不断刷新的感觉。

  四、结语

  在新时期的经济背景之下,我国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由于其自身发展所限,已经被迫退出了历史的主要舞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古筝作为一种从春秋时期就存在的古老乐器,却依然能够活跃在今天流行音乐的舞台上,并且丝毫没有衰弱的趋势。除了其自身的音质特色和强烈的情感渲染能力之外,也是与新时期艺术家对其进行艺术形式和审美属性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孙南.试谈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J].艺术评鉴,2019(23):58-60.

  [2]张磊.论中国民间音乐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0(19):42-44.

  [3]张璟.实施古筝演奏教育,感受民族音乐魅力——评《古筝艺术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147.

  [4]张磊.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分析[J].戏剧之家,2019(13):98.

  [5]张婷.探析现阶段古筝艺术的发展与传承[J].黄河之声,2019(12):27.

  [6]赵星.中国当代古筝艺术音乐思潮研究——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思考[J].艺术评鉴,2019(19):1-2+7.

  [7]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之轨迹[J].艺术百家,2002(03):107-111.

  《新时期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其文化审美属性》来源:《艺术品鉴》,作者:梅丽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49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