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单簧管学习中遇到的音色问题与解决办法

时间:2022-04-15 10:15:15 所属分类:音乐舞蹈 浏览量:

单簧管(Clarinet),是乐团里不可缺少的木管乐器,单簧管大约诞生于 1600 年末, 在 1800 年左右传入中国,因其表现力丰富多彩,在传入国内之后深受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学习单簧管,更多的音乐教育家们愿意去研究并探索单簧管的教育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单簧管(Clarinet),是乐团里不可缺少的木管乐器,单簧管大约诞生于 1600 年末, 在 1800 年左右传入中国,因其表现力丰富多彩,在传入国内之后深受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学习单簧管,更多的音乐教育家们愿意去研究并探索单簧管的教育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单簧管的音色问题, 就像亚里士多塞诺斯在《论和谐》反对毕达哥拉斯《天体和谐论》里所说的一样,认为音乐协和与否应由人耳来决定,即由人的主观判断,认为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我们才要着重对音色的培养,音色也是音乐的基础。

单簧管学习中遇到的音色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音色问题

  首先我们得清楚什么是一个好的音色,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声音是具有共鸣、有穿透性的,在低音区浑厚饱满,中音区干净明朗,高音区婉转嘹亮,这些都是一个好音色的体现,反之不好的音色就是干瘪、不丰满,没有色彩的。音色是学习单簧管最基本的问题, 好的音色就是给听众的第一印象, 就像上面所说的音色就像是人的声音,只有好听的声音才能更好的抓住听众,虽然音色是最基本的问题, 但是能吹出柔美动听的声音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演奏者有扎实的基本功,以及有着对声音正确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演奏出一个漂亮的声音。单簧管音域很宽,比如降 B 调与 A 调的单簧管可以从小字组的 E 演奏到小字四组的 C, 不同音域范围有着不同的意境,吹奏难度也有所不同,对于初学者或者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而言, 掌握高音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容易“啸叫”破音,气息不稳定而导致的音色不饱满,嘴形不固定而导致的音色不统一,运指不连贯而导致声音的不清晰, 站姿不规范而导致的气息不流畅,听感不建立而导致的音色判断不敏锐,这些都是影响音色的因素,也是解决音色问题的钥匙。

  二、音色解决

  第一,吸气问题的解决。在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吸气会很浅,一般只在胸腔的上半部分,如果把这种吸气运用在吹奏单簧管上是没办法正确发音的, 气息也是不稳定的,音色就没办法得到保证,在演奏时,演奏者必须使用胸腹式呼吸,使用胸腹式呼吸会使气息下沉,腹部的核心力量能更好的控制气流的流速、压强,通过气息的流速和压强来控制单簧管发音, 从而表现作品中的轻重缓急。在练习吸气时, 用口鼻同时吸气可以双手叉腰去感受吸气时的腹部扩张,也就是横膈膜的扩张,在吸气的同时感受胸腔的打开, 完成这些动作后可以腹部用力发出“斯”的声音,“斯”的时间越长,越能证明气息吸的够足, 从而锻炼腹部控制气息的力量以及横膈膜下压,横膈膜下压的越紧实,气息流动的也就更好,在进行上述练习时, 可以用手按压腹部, 这时腹部是紧实的,用手按压的同时,腹部也需要用力,用更紧实的力量抵御手的力量, 从而也能更好的练习横膈膜的下压和腹部的核心力量, 如果吸气时横膈膜下压的感受不够直观也可以通过“打哈气”“扎马步”的方法感受气息下压,平时也可以借助吸管进行模拟吹奏练习,通过每天这样的练习,可以让气息更加稳定,输出更加均匀,吹出的气息是呈柱状的,这样的气息会更有力量,更加结实,紧实。

  第二,嘴型问题的解决。 一个柔美漂亮的音色,不仅仅要有好的气息支撑,也需要一个好的嘴型控制,在学习的时候这两个问题都是很值得考究的, 只有有着正确的嘴型,才能吹出饱满漂亮的声音,嘴形是重中之重的,嘴形是控制音色、音响的关键。 首先把笛头放在嘴里,上牙倾斜放在笛头牙垫的三分之一处,大概 1— 1.5cm 处,上嘴唇包住牙齿轻向下扣,且闭住不漏气,下牙轻放在下嘴唇处,下嘴唇向下拉,拉薄嘴唇,这样做好之后嘴角上扬,呈微笑状,面部保持放松,关于哨片与笛头在嘴里含多少,具体情况还得因人而定,每一个人的嘴型都不一样, 或多或少也得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根据笛头的风口大小、上方部位长短问题来定,但是一般情况都建议少包一点, 因为包多了会影响吐音的速度以及音色,声音会散,气息会不集中,有时候用气过大会出现“啸叫”,下嘴唇也不应该咬的太紧,咬的太用力会使哨片贴在笛头上,气息进不到笛头里,发不出声音,在学习时嘴型问题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演奏者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的嘴型,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才能少走弯路, 有一个正确的嘴形也是一个漂亮音色的基础。

  除此之外基本功的练习也是一个锻炼嘴型的好方法,基本功有很多练习的方法,比如长音的练习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练习长音时演奏者务必要把每个音都吹的都相对长,且必须在正确的方法下练习,长音的练习可以锻炼气息、嘴型、面部肌肉,可以说长音的练习是锻炼演奏者综合能力的练习, 在练习长音时演奏者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必须有正确的嘴型、气息,经过长时间的长音练习,基本功也会有很大的提升,通过大量的基本功练习、反复练习,锻炼了肌肉力量,以及脑部活动,下意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呼吸方式、正确的嘴型,通过这样的训练,练到后期才能有能力去接触更深层次的作品,才能在作品中展现的游刃有余。

  第三,运指方面问题的解决。 在进行单簧管演奏时,吹奏者会忽视运指方面的问题。如果运指出现问题,音色就会出现问题,且音准就会得不到保证,在吹奏时也有可能出现“啸叫”不出声等情况,就比如说双手在进行配合吹奏小字一组 A—小字一组 B 的时候, 从左手食指按压一个音键到所有指腹同时按压音键, 这时就会显得运指的流畅度与手指的配合度是极为重要的,运指的配合是为华丽优美的音色而服务的, 有了轻松而敏捷的运指,华丽绚烂的音乐才能更好的展现。在运指时, 首先用右手拇指第一关节的前侧面与指甲相连接的部位拖住乐器的指托,将乐器托起,左手拇指按住乐器背面的音孔和管理高音键, 乐器上下六个音孔分别由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进行管理,按压时自然分开,同时弯曲成弧形,在停止吹奏时,指腹应与音孔距离间隔 1 厘米左右, 防止吹奏时音准出现问题,手指不宜抬得过高,避免僵直,在按音孔时,要用指腹靠近指尖饱满的部分按压音孔, 保证每次手指起落都能够填满音孔,起落动作呈自然拱起的状态,手腕自然伸平,松弛自如。 在演奏时,手指的起落动作要放松且敏捷,力度要集中在指尖上,这样的运指就会敏捷准确。

  第四,姿势习惯问题的解决。单簧管是一个吹奏型乐器, 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演奏时, 姿势都是很重要的,一个规范的站姿、坐姿不仅仅会影响到音色,也会影响到吹奏者的形象,如果在演奏时含胸驼背,那么气息就会不那么顺畅的进入, 横膈膜下压的动作就会受到干预,气息就会受到影响,气息受到影响后,音色也会大打折扣,在含胸驼背的同时会影响到喉部的收紧,也会影响到气息的流动, 所以一个正确的站姿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么样才是一个规范的站姿呢?演奏者在站着的时候需要双脚自然打开, 打开程度一般不超过肩宽宽度,并且在演奏时要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放松的状态能使我们在表演中显得更游刃有余,虽是放松,但身体内部还是收紧的,也就是所说的外松内紧,有了内力才显得音色更有张力,且更有色彩。演奏者坐着演奏时,也必须注意坐姿问题,同上,如果没有好的坐姿也会影响音色,演奏者坐着演奏单簧管时,要坐满凳子的二分之一,且背部挺直。背部挺直是因为可以让气息更好的顺畅进入腹部, 背部挺直后也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腹部横膈膜的下压,从而吹出更加紧实、更加有穿透力的声音。在演奏时还是建议演奏者站着吹奏,这样可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也能锻炼身体腹部的肌肉记忆,如果需要坐着练习可以背部贴着墙壁,这样身体就会一直处在正确的站姿, 从而更好的感受到气息与姿势的状态。

  第五,听感问题的解决。 演奏者在演奏乐器时,听觉感受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应当建立一个辨别自己音色好坏的能力,只有能听出自己音色的好坏,才能解决音色的问题,平时在吹奏时,没有老师的帮助、指导,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会走一些弯路,所以在平时练习就应该去练就自我检测音色的能力, 通过对自己吹奏的音色进行判断,了解自己的音色好坏,从而进行调整。

  三、结语

  对于单簧管的学习来说,音色的解决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演奏者有一个柔美漂亮的音色才能把作品更好的诠释,更好的演绎。 本文从“单簧管音色问题”与“单簧管音色解决” 这两个方面分别探寻了学习单簧管时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更多的单簧管演奏者解决问题或引发思考。

  参考文献:

  [1]尤德义.单簧管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何佩隆.单簧管演奏中呼吸技巧的有效运用探讨[J].北方音乐, 2020(11):61-62.

  《单簧管学习中遇到的音色问题与解决办法》来源:《艺术评鉴》,作者:郭睿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ywd/5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