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儿童的创造活力
时间:2015-12-20 16:49:42 所属分类:教育理论 浏览量: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变化,早已站起来的东方巨人,打开了国门,迈开了走向世界的阔步。作为兴国的基础--教育该怎么办?时代期待着中国人自己作出即时的回答。--是邓小平同志的“三面向”吹响了中国教育跨进新世纪的号角。它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变化,早已站起来的东方巨人,打开了国门,迈开了走向世界的阔步。作为兴国的基础--教育该怎么办?时代期待着中国人自己作出即时的回答。--是邓小平同志的“三面向”吹响了中国教育跨进新世纪的号角。它激励着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用广角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那早巳习惯的狭小天地里的教育。
教育要与“现代化”、“世界”、“未来”联系在一起。目标虽高,但甚觉亲切;内涵虽深刻,但并不抽象。“三面向”的召唤,促使众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走上了改革的道路,作为千万个改革者的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去寻求既能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又具有未来特色的有效提高人才素质的途径。
我深知半个多世纪来,中国教育受凯洛夫教育观点的影响极深,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教育的狭隘性,束缚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缺少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二十一世纪人才活动的舞台将是更加广阔,更加活跃,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大时空。国际上,经济、高技术、高文化的一体化趋势已经到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背景下,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激励我们从未来的高度,借助优化的情境,着力发展儿童的创造活力。
人才的最高层次,是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与创造精神的一体化。教育实现“三个方面”,就必须注重创造精神的培养。应该说,每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儿童,都潜在着一定的创造性。当然是微弱的、稚嫩的,存在着很大的可变性,即可发展-->泯灭。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来说,从课堂上的注人、分析,到课后“题海式”的作业,都是通过复现式的记忆去学习语言的,因而造成大脑左半球接受过度教育。脑科学告诉我们“大脑在完成一个特定任务时,只允许一个半球占优势”,长此以往,将导致右脑的弱化。而右脑的受抑制,最终便阻碍儿童潜在的创造才能的发展。作为教师往往重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分数的高低,而很少考虑教学抽象、概念,缺乏形象与情感而影响右脑的激活、兴奋,而造成压抑,甚至损伤儿童的创造才能。这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而造成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近年来,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一再呼唤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开发儿童的右脑,尤其当计算机问世后,人的左脑的功能都可通过计算机完成,而右脑的功能,计算机则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开发右脑更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人类挖掘大脑潜在力量,科学地优化人才素质的唯一途径。
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具、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獐之所以能进入情境是因为有图画的形象、音乐的形象、角色扮演的形象、生动场景的形象等等,并有赖老师语言,即词的调节、支配。老师带着与作者相共鸣的真切的情意,全身心地进人情境。此时的情境,就不光是一种物与形组成的场景和画面,而是渗透着,甚至是饱和着教师的情感的。在这种“情”与“境”的合力之下,儿童的情感也被激发起来了!“儿童是情感的王子”,情感为情境教学的纽带。师生情感的交流、互补,极大地丰富了,以至升华了单纯的直观手段与词结合的“物境”,从而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共处的忘我的,几乎是无意识的状态。这种形式与情的刺激必然激活右脑,而使左脑处于暂时的“休息期”,这对调整儿童心理得以恢复,并能促使儿童精神饱满地、生动活泼地继续投入学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保证。在这特定的教材相关情境中,可以有效地训练感觉,培养直觉,发展创造。从教育的远大目标,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来说,情境教学对儿童右脑的发展已显示了它的价值。
训练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通道。“进入人类理性的所有一切的东西,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卢梭语)。儿童的感官,通过训练可以日益敏锐起来;不着意训练,则迟钝。而感官的迟钝必然会成为儿童提高直觉,提高悟性的障碍。因此,我们应该抓紧儿童感官可塑性极大的时候,加以培养。这个任务,不只是交给音、体、美,作为语文教学,同样是应该、也是可以承担的。情境教学的生动手段,都是可以作用于儿童感官的,或听、或看、或操作,儿童的感官就在这不断的感觉中训练起来。在情境中,教师的语言描述,从教学目的来说,是在引导儿童感知、体验情境的主体,或是细节;而从训练感觉的角度来说,正是在指导儿童“看”,指导儿童“听”,指导儿童“操作”。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就在这不断的有指导的兴奋中变得敏锐、完善起来。事实也正是如此,实验班的孩子,确实眼睛特别亮,耳朵特别灵。墙边放着一枝锯下枯树,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围上去,发现主干与枝干年轮的差别;观察日环食时,他们会发现地下树影也变得异样;夜晚听到吧嗒吧嗒的“雨声”响得异常,他们会走到屋外,看个究竟……。无数事实证明,感觉的训练,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这就拓宽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道,并且成为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重要基础。
培养直觉。情境教学注重训练感觉,激活右脑,十分有利于直觉的培养。人类社会的大多数创造,可以说都是“直觉思维跳跃”的结果。我们要提高人才悟性,就必须从小培养儿童的直觉。直觉虽不同于感觉,但直觉的培养离不开感觉。只有感觉的敏锐,才有可能产生直觉。在儿童进入特定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后,由于感官接受鲜明的形象,右脑非言语积极活动,往往会促使儿童在瞬间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或者是直觉的反馈。诸如“这篇课文真美呀!“大龙虾一定爬得比海龟快!”“红珊瑚与白珊瑚,我更喜欢红珊瑚!”“蒲公英是吸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小科蚪的尾巴断了,一定游不起来,那就找不到妈妈,我已经试过了!”类似这些直觉水平的显露。当然这是极初步的、低级的直觉水平。这种直觉的萌芽,实验班的老师由于右脑意识的不断加强,十分珍爱,做到尊重直觉,利用直觉,培养直觉。及时予以热情的鼓励、肯定:“感觉不错!”“一下子看出来真不容易!”不仅如此,又利用直觉反馈,激发、强化学习动机,并引导儿童通过简单的演绎进行初步的逻辑的推导,以验证自己的直觉的正确与否,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身,加深理解课文蕴含的理念。通过天长日久地情境观察,训练感官,强化感知觉,积聚大量表象与经验,并突现、强调情境的某一部分,使儿童潜在的直觉在外界有利因素的碰撞下,迸发出直觉思维的火花。这种培养虽然是初级阶段的启蒙,然而是不失时机的,对激活、发展右脑潜力,提高儿童的悟性是十分有意义的。
发展创造。情境教学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实际上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情境中鲜明的形象,热烈的情绪,使眼前形象与儿童视觉记忆系列中的形象,连动地跳跃式地进行着。联想、想象活动近乎无意识地展开,右脑的非语言思维显得十分活跃。实验班老师因势利导:以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学的民主,渲染鼓励创造的氛围。在此时此境中,儿童潜在的创造性易于突发表现出来,但需要启发引导,促其进行新形象的多种组合,并结合学科特点,变复现式的记忆力为创造性的语言训练。从课文出发,或改变体裁,或转变人称,或增添角色,或续述故事,或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从语言形式讲,有独白,有对白,也有多角色的表演,灵活运用已学的词、句、篇、修辞方法,使儿童的创造力才能得以表现。当儿童的创造才能得以施展时,老师又及时引导儿童体验创造的乐趣。创造的快乐,是一个人在众多快乐中的最大的、最高层次的快乐。实验班老师在儿童作创造性语言训练后,及时赞扬,引导儿童体验到创造的愉快,从而逐渐产生创造意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以激发进一步创造的热情。儿童的创造才能是可敬佩的。不久前,我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的单元综合思维训练课,给我很深的体会,教学时让儿童进入本单元主题《插上想象的翅膀》情境,让儿童体会特设的小主人公“最爱想”,体会课文作者奇特想象的思维轨迹,儿童深受感染,并从中得到启发。当他们画一对翅膀,思考送给谁时,竟能想到数十种答案。在这画翅膀,送翅膀的过程中,孩子自己想象的翅膀也展开了,请听他们的美好的遐想;“我把翅膀送给面包,让它快快飞到世界上没饭吃的地方,让饥饿中的的穷人,尝到中国的新鲜面包!”“我把翅膀送给书籍,让书籍飞向外星,让外星人读到我们的书,不过我担心他们看不懂我们的文字。”“我把翅膀送给李老师,李老师外出开会就不用坐火车和轮船了,这多节约时间呀!”“把翅膀送给自己,我要飞上月亮,看看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有玉兔”……,不难看出,孩子的创造性因为求知、求异、因为恩想、情感、伦理表现得多么出色,令人兴奋不已啊!
情境教学注重感觉的训练,直觉的培养,创造的发展,其中渗透形象--情感--想象,给儿童带来无限的快乐与活力,促使右脑的兴奋、激活。而情境教学又不囿于此,又引导儿童有机地将形象与课文语言(词)结合并通过朗读、复述及一系列的运用、推敲、鉴赏等语言活动,加深对教材语言的理解,并通过教材语言,引入对作品内在的情感的体验,对教材思想观点的概括、认识。这又很自然地促使儿童进行语言思维,包含着逻辑,或弄清因果,或比较评判,这些语言的逻辑和思维活动,又得依靠左半球的功能,激起左半球的兴奋。而已获得的形与情,却作为儿童语言思维进行逻辑的分析、推导的“资源”供给。这就形成大脑两个半球交替兴奋,产生互补,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由于大脑兴奋的变换,使儿童不断获得新鲜感。兴奋的情绪得以持续,课堂上自然呈现生动活泼的景象。令人高兴的是儿童的想象力、直觉、创造精神,就在这天长日久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发展。
回顾已走过的十五年,小平同志的“三面向”不仅是引导着景山学校的老师,而且激励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从“封闭”转向“开放”,想着“明天”,从今天做起,引来了中国教育的满园春色。我们将沿着“三面向”指引的方向,坚定地走向二十一世纪更为宽阔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jyjx/jyll/1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