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期刊

包拯家风家训的文化构成及其历史意义

时间:2018-12-08 10:41:28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摘 要:家风是家庭成员品格融汇而成的风气,北宋清官包拯留下的家训及其树立的孝肃家风,经过包家几代人的身体力行并代代相传,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包拯家风 核心要素 历史意义 在包拯的历史文化体系脉络中,其家风建设在历史长河中并未突显,

  摘 要:家风是家庭成员品格融汇而成的风气,北宋清官包拯留下的家训及其树立的“孝肃家风”,经过包家几代人的身体力行并代代相传,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包拯家风 核心要素 历史意义

文化论文投稿

  在包拯的历史文化体系脉络中,其家风建设在历史长河中并未突显,但其家风建设的研究具有普适性文化价值,值得后世从多维度深入探寻。本文通过探寻包拯生长及为官环境,剖析其家风的核心要素,从而梳理包拯家风的历史渊源及文化构成。

  包拯及其家风家训的历史渊源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市人),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民间将其奉为善断阴阳的神明,古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拯一生廉洁奉公,铁面无私,29岁中进士,39岁始为官,在26年的为官生涯中,曾先后但任过知县,知州、知府,在刑部、兵部、工部、监察、财政部门任过职,最后官至北宋军事机构最高副长官--枢密副使,为官时足迹遍及安徽、河北、河南、江苏、陕西、广东、内蒙等地,1062年病逝于河南开封,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晚年时曾给后代留有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其意为:包氏子孙若为官贪赃枉法,活着不准入包家门,死后不准葬入包家祖坟中,并要求家人“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这则家训短短数行,却被公认为“史上最严苛家训”,体现出包拯家风的严谨,也形成了包家独特的“孝肃家风”。

  “孝肃家风”的核心性文化要素

  “孝肃家风”中的“孝肃”来源于包拯的谥号。宋仁宗赐谥号“孝肃”于他,是对他一生品性与为政的认可。北宋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曾记述:“希仁始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包拯进士及第后,因尽孝十年不为官。包拯以其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肃”字是对他从政之路的最佳凝练。“孝”“肃”两字最终构成了“孝肃家风”的核心内容,表现在孝、廉、直等三个方面。

  司马光所记载的典故即是称颂包拯的孝,阐述了包拯进士及第后,朝廷任命其为江西永修县县令。但是,当时他的父母年事已高,不愿随儿子远去做官,于是包拯“恳辞为邑”,希望能在家乡做官,以便照顾父母。但最终由于其父母留恋故土,包拯便毅然辞官,在家守孝。包拯十年“不仕宦”,以孝闻于乡里,直至父母相继去世,时至39岁始登仕途。1973年,在包拯家乡合肥发现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拯神道碑”十二字,这是包拯力尽孝道的见证。包拯身为孝子,对不孝官吏更是深恶痛绝,他曾三次上书弹劾当朝翰林学士李淑,他在《弹李淑(三)》奏疏中指责李淑“母年八十,别无侍子,在乎礼律,不合从政,而贪冒宠利,殊无忌惮”,批评李淑不顾家中八十老母,一味在朝贪求高官厚禄,还当廷斥责李淑无仁爱和孝顺之心,不能担任要职忠君报国,并强烈要求皇帝“落其翰林学士,与一外任,或令侍养。”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赞誉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1040年,包拯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任职三年期间,包拯带领肇庆百姓储量备荒,治理西江水患,凿井取水,创办官方书院,被称为“包青天”。《宋史·包拯传》记载:“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端州盛产端砚,前任官员均借进贡之机,向百姓多征收砚台并将多余的砚台据为己有,而包拯却按照朝廷上贡的数额征收砚台,离任时连百姓感恩馈赠的一枚端砚也不愿带走。一枚砚台虽小,但反映出包拯的“廉”。

  包拯在端州任职时,还写下了一首言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不仅是他为官时的座右铭,也是其为官的准则。他在诗中直抒胸臆,“清心”是治身的根本,“直道”是处世的要诀,并说史册上记载着许多古人的宝贵教训,做人就要做栋梁和精钢,做官就要做好官。这首诗是包拯存世的唯一诗作,表明了他从政和为人的道德准则。包拯行事端方亮直,仗义执言,直言不讳,他曾“七弹封疆大吏王逵”“六弹国丈张尧佐”“两弹宰相宋庠”,成了贪官污吏眼中的煞星。故《宋史》记载包拯“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拯性峭直,恶吏苛刻,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家风的传扬及后世价值

  “孝肃家风”是数代延续的精华源泉,孕育了无数的包家能人志士。包拯以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了以“孝肃”为核心的家风家教,影响着包家数代人。经过包家几代人言传身教,不仅将包拯家训发扬光大,还形成了包家独特的“孝肃”家风。

  包拯曾在他的奏章《求外任》中这样描述自己:“生于草茅,早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虽然包拯的祖父包世通在家务农,但他的父亲包令仪自幼刻苦读书,考中进士后曾任惠安知县,和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同朝为官,并为好友。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勤奋好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行为规范。因此,包拯良好品性与其家庭教育以及家风密不可分。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仁宗实录·包拯附传》赞他:“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包拯对后代要求十分严格,为了将廉俭之风传给后代,他将家风提炼成文字,“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则家训是包家后代为官者行为规范的“底线”。在包拯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严格家训的要求下,包拯祖孙三代勤俭自律、守住清贫,并深受百姓的爱戴。

  近千年来,包氏后人也一直在用这一家训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恪守着严谨的家风,居官者廉洁、为民者淡泊。品正行端则事业顺,包拯第29代孙,人称“世界船王”的包玉刚在经营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他拥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在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地捐资建校、办学,投身医疗保健等福利事业。

  结语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策鞭,对个人修身、齐家有着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就是通过一代代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孝肃家风”是包拯一身品格的写照,不仅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优良作为,也为社会带来了缕缕的清廉之风,是为官者应读的一本教科书。

  参考文献:

  [1]宋史·卷三一六(本传)上海:中华书局,1977:10315.

  [2]肇庆府志(清光绪二年刻本)卷二第9-15页,卷七第4、5页 卷八第1-16页、卷二十二第12页

  [3](宋)包拯撰、杨国宜校注:《包拯集校注》.合肥:黄山书社,1999.

  [4] 孔繁敏.包拯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吴兴汉.合肥东郊大兴集北宋包拯家族墓群发掘报告[R].文物资料丛刊,1980(03).

  推荐阅读:新文化史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4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