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9 10:58:24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浏览量:
普通高中教育应该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早在1996年,国家就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使美术课程正式纳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这促使我国在素质教育阶段形成相对完整的格局。新课标的修改更是将高中美术的
普通高中教育应该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早在1996年,国家就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使美术课程正式纳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这促使我国在素质教育阶段形成相对完整的格局。新课标的修改更是将高中美术的基本性质界定为人文性。然而,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往往更侧重于技法的传授。尤其是对高中美术特长生而言,专业基本功的训练是重中之重。在一批批即将通过一技之长迈入象牙塔的学生中,有人将美术作为立身之本,有人成为艺术领域的栋梁之才。可见,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学生更需要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
尹少淳在编写的《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一书中提到了美术学科中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人文素养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人们通过学习知识、了解文化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人文底蕴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走向。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从狭义来说是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
二、当前高中教学现状分析
(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保证。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被动机械地完成作业,缺乏对艺术作品感知和鉴赏的机会,无法对作品形成共鸣和积极主动的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的专业学习中难以形成正确的美术价值观和美术态度。
(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
美术高考统考时间为十二月份,艺考生有高一、高二两年的时间来学习美术专业课。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美术专业课几乎完全侧重于学生专业技法的提升。学生知道素描的六大要素,却不清楚素描的历史背景,更感受不到素描带给人的沉静。学生知道色彩明度、纯度和色相等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却不知伟大的印象派中诞生了多少佳作,这也说明了学生在艺术感知方面比较匮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只会盲目临摹画作,而缺乏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对于作品背后所蕴涵的精神文化知之甚少。这也背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在对学生进行技法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其学科素养的养成。
三、人文素养对高中美术生的重要性
(一)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的学生擅于思考,具备思辨能力,自主意识强烈,待人接物都有独立的想法。然而,由于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性,学生容易产生叛逆情绪,缺乏理性,易冲动,意志力薄弱。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发挥美术学科独特的作用,将艺术品的鉴赏与学生的情感诉求相结合,注重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教师还要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在感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懂得给予他人和社会同等的关爱。
(二)作为一名美术生,美术是一项专业技能,更可能成为未来生活的立身之本
学生除了要掌握最基础的绘画技法外,更应该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具备艺术情怀。美术教育的作用本就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技艺精湛的画家,而是让学生通过艺术语言去传递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艺术的力量来感悟生活、装点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1]
四、人文素养如何渗透到美术教学中
(一)户外写生,拥抱自然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写生是对所观察事物的瞬间捕捉。教师组织户外写生,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为接下来的美术创作收集素材、寻找灵感;另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性,对自然形成更理性的认识,培养寻找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树立起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聆听讲座,了解艺术
教师要多开设艺术讲座,使艺术教育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开展专题式的艺术讲座可以让学生扩宽视野、开阔思路,使其兴趣得到合理发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情感教育。同时,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观的培养。
(三)观赏真作,感受艺术
笔者曾看过一篇报道,其中提到在国外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家庭会经常带孩子参观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没有去过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之多。2016年,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了学生成长过程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馆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必备的校外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赏陈列的艺术珍品不仅可以感受到艺术带给人的力量,还能通过最直观的视觉冲击丰富学生的美感体验。[2]
(四)走进民间,探究艺术
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积淀与传承,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艺术加工和提炼。对民间艺术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优良道德品性的塑造,多元智能的开发。更何况我们生活在苏州这样一座拥有人文情怀的城市。苏绣、桃花坞木板年画、苏扇等等都是我们值得深入了解的优秀民间艺术。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民间艺术的制作过程,并与民间大师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鉴赏课堂,认知艺术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必须要依托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方式。教师要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中逐渐提升审美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美术资源的跨时空共享,对美术课堂进行延伸。教师不是单纯地讲解技法,而是要让学生体会一件作品的诞生所历经的时代背景,解读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教师借助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分析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以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具备文化积淀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掘艺术品背后的故事,去理解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教师要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地学习美术。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时间不断地积淀,需要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美术教师秉持信念,不断地在教育实践中完善教学体系,以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为前提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丰富人文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为艺术领域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从核心素养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J].美术观察,2017(4):5.
[2]郭才.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J].课题研究,2020(1).
《高中美术生人文素养研究》来源:《科学咨询》,作者:宋思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zazhifabiao.com/lunwen/wzys/ysll/46669.html
上一篇:美术专业教学构图课改革研究
下一篇:太极拳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